铁岭市银州区第十七小学三年五班的安薏伊小朋友,今年8岁,在2022年4月26日、27日发病,连续两天鼻子出血,不容易止血,到当地医院检查,血小板只有18,几经辗转沈阳盛京医院诊断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6月11日由安薏伊的父亲作为供体,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进行了骨髓移植。
对于65岁的张先生(化名)来说,自两年多前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极重型)以来,先后经历了连续4个多月的反复发热、肺部感染、上百次的输血、造血干细胞配型、移植后排异反应等生命关卡,终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血液内科等来了出院的好消息!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主讲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 邢丽娜很多人在听到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会觉得陌生又奇怪,而对于该病患者及其家人来说,会感到非常害怕。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再是不治之症,其治疗手段有了不少新突破。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
今年6月,19岁的妍蔓(化名)如愿奔赴考场,书写那张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两年前,她的生命经历了一场大考,高烧与全身瘀斑接踵而来,经历了彷徨后,最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确诊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这一次,父亲为女儿生命“续航”。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11月2日,家住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柏杨村的村民王正春向封面新闻求助,自己16岁的儿子王嘉林8岁时被检查出患有再生障碍贫血病。8年时间内,为了给孩子治疗,全家已经花费超过100万元,但目前做骨髓移植,仍需30万元的手术费用实在无力承担,希望寻求更多人帮助。
阳光热烈拥抱着济南,轻风捎来阵阵清凉。6月1日是儿童节,是孩子们专属的日子,而对才两岁多的男孩龙龙(化名)来说,这个儿童节格外不同。作为一个做完异基因骨髓移植手术不久的小患者,龙龙暂时还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欢实地过节,但他再不用像之前那样被频频报病危了。
来自铜陵市枞阳县的10岁少年小宇不幸患上了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前在合肥的一家医院完成了骨髓移植目前,小宇顺利出仓身体各项指标良好再休养几天父亲陈唐伶就可以带着小宇出院了出仓后间断性感染但总体情况良好最近,小宇又回到了那个被帘子围住的病房。小宇很开心,“医生说可以准备出院了。
新华社美国圣安东尼奥2月23日电 专访|实现全球血液学家的梦想——访骨髓移植“北京方案”创建者黄晓军院士新华社记者徐剑梅骨髓移植供者匮乏一直是世界级医学难题。人人都有骨髓移植供者,是全球血液学家的梦想。
来源:中国国防报·中国军号三年前,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退役军人李张日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九岁患儿带去生命希望李张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后,在病床上留影。陈 笋摄患者姐姐写给李张的感谢信。陈 笋摄初冬时节,四川省资阳市霜雪未落,气候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