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11月5日消息(记者 蒙健)11月5日,记者从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分局获悉,因销售侵权“CHANEL”“MIUMIU”“HERMES”等商标的服饰、饰品,海口龙华区莫初原创服装店、海口龙华朵拉故事饰品店被立案处罚。
新民晚报讯(通讯员 林桢淑 记者 江跃中)一男子在无品牌服饰上缝上领标和防伪标,再挂上吊牌后,假冒知名品牌服饰出售。日前,被告人胡某某因假冒知名注册商标品牌服饰,被黄浦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图说:胡某某假冒知名品牌服饰出售。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闫冬)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深圳市甜蜜蜜服装有限公司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深市监福处罚〔2023〕稽19号显示,该公司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监管局罚款10000元并没收非法财物。处罚事由为:商标违法行为。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因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违反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被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517.5元,没收违法所得377.1元。
大象新闻记者 慕嘉烜 王海妹寒冬已至,羽绒服、羽绒被等羽绒制品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但一部分“假羽绒制品”却在线上、线下市场肆意泛滥。据媒体报道,江西九江某商户工作人员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们售卖的童装都是不达标的羽绒服装。
网购全球品牌服饰,到手的却是小作坊“克隆”出来的冒牌货。近日,鼓楼检察院对这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判处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21年3月起,徐某、潘某、骆某共同出资开设网店,声称海外代购某名牌货源。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通讯员 宋俊“耐克”“乔丹”“阿迪达斯”这些国际知名运动品牌,常常成为制假售假犯罪团伙主要的“山寨”对象,不法分子通过大量销售假冒耐克、阿迪达斯等商标的商品谋取非法利益,不仅侵害了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12月27日,大河报记者从郑州市管城区人民法院获悉,郑州一男子因售卖山寨版耐克、阿迪达斯、冠军、彪马、斐乐等品牌衣服,被管城法院以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0000元,违法所得83866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这也是管城法院首例探索适用“从业禁止”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
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被告人杨某某在未取得商标权利的情况下,明知从他人处购入的均系假冒“始祖鸟”商标的服装,仍通过自己经营的快手平台店铺对外销售这些商品并从中牟利,销售金额达人民币100余万元。
2022年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上海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切实履行司法职能,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将疫情对审判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首次采用“驻院+居家”联合开庭模式,在线开庭审理了被告人曹某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一案,并当庭判处曹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近日,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假冒“始祖鸟”“迪桑特”注册商标专用权案,该局责令当事人停止销售侵权服装,并作出没收侵权商品、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前不久,该局接到“始祖鸟”和“迪桑特”商标注册人委托代理人举报,称涪陵某服装销售商销售的服装涉嫌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