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变型”机器人正从科幻走向现实世界。这是记者近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新篇章”浙江大学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的感受。机器人在很多人印象中还是那种摇摇头、摆摆手、走走路的人形机器。
界面新闻记者 | 佘晓晨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7月4日到7月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4)在上海世博中心、世博展览馆举行。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从“百模大战”演变为“百花齐放”。
为期5天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今天闭幕。本届大会展品涵盖服务、工业、医疗、教育等多领域机器人。一个“机器人+”的未来,正在向我们走来。记者在大会看到,展区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做补货员、售卖员,还可以炸薯条,提供各类服务。
海报制作:方金洋新华社天津6月22日电 “你好,我是聪明善良的小柒同学,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正在天津举办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上,中国移动展出的AI仿生人向参展观众进行自我介绍,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原标题:机器人产业“C位”出道近日,在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一个身高约1.5米的人形机器人在沙滩上稳步行走,引发市民游客的围观。当一名好奇的小朋友将足球踢向它时,它迅速反应,用一只机械脚轻巧地将球踢回,引得围观人群发出一片惊叹声。
本报记者 杨让晨 张家振 上海报道为主人准备咖啡、提供生命体征监测功能,这是出现在漫威电影《钢铁侠》中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机器人管家“贾维斯”的工作场景。随着科技日趋进步,类似“贾维斯”这样的AI机器人或将在不久的将来走进现实。
今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其中,人形机器人是炙手可热的新赛道之一。由于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人形机器人正成为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关于人形机器人你有哪些误解?
大家一定会对章鱼触手、象鼻、海马尾巴等生物肢体印象深刻,它们具有柔软、灵巧、高效的运动能力,甚至在一些科幻电影中,也有类似章鱼触手的仿生装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受章鱼触手和象鼻等生物肢体的形态共性启发,研制了一类螺旋机器人,为仿生软体机器人的设计和操控提供了新思路。
中新社深圳5月20日电 (王恩博 王梦瑶)一只造型复杂、结构精密的机器蜘蛛,被翻转过来置于地面、四脚朝天。看似已无法动弹的它,却在转眼间变形成一只机器狗,翻个身又灵活地爬了起来,甚至没忘了“招手卖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