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同年入伍老战友孩子结婚的喜庆之日。恍惚中便被手机铃声吵闹清醒,一看来电显示,是乌鲁木齐的同乡老战友杜景文的电话,一阵嘘寒问暖之后,得知他和老战友王涛为了老战友孩子婚礼,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远道前来参加。
作者:冉占海莫道桑榆晚,为霞上满天。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收获了脱贫奔上了小康。收获了连续十几年的农业丰收,粮食满仓,钱包鼓上再鼓上,农村面貌大变样。处处洋楼拔地起,水、电、气、网络、水泥路通户上。家家有了小车,30%的农户在城里买了房。
最近几年,我参加过的大大小小战友聚会不下十余次,老战友重逢那种激动、狂喜甚至告别时的恋恋不舍,无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很多当时聊得热闹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渐行渐远,这恰如奔腾的黄河水注入深潭,慢慢平复并最终归于宁静,能够心心念念、时时不忘的少之又少。
5月17日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原空军雷达兵四十三团的战友齐聚高密,上演了一场融洽战友情的大聚会。这次聚会是由71年七连高密的战友与三月发起,立即引起了七连全体战友和其它连队战友纷纷响应,并且得到了原四十三团领导的高度重视。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这句话不知从何时起,成了我们这群老家伙的口头禅,的确,岁月催人老,当年那些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在边防线上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如今也都已两鬓斑白,成了大家口中的“老同志”了,但每年的我们都会重燃战火,不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在酒桌上、在KTV里,用歌声、用笑声,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那份永不褪色的战友情。
在生命的长河中,晚晴如同夕阳的温暖,它不仅代表着岁月的沉淀,更是智慧与魅力的绽放。金辉战友出生于领导干部家庭,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好学上进、正直务实,在陕西安康战友中,是一位能文能武、多才多艺,为人谦恭、受人敬重的好战友。
(声明:内容存在故事情节,虚构演绎成分。)八一临近,我收到了三份聚会邀请。这不仅没让我感觉参加战友聚会的喜悦,反而因为聚会时间重叠的问题,让我凭空生出了很多烦恼。转业后回到家乡,同年兵战友就建立了一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