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7日讯 日前,烟台晟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的两个车间及办公楼顺利领取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蓬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工作人员积极与我们对接,充分考虑我们的难处。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6日讯(通讯员 肖海龙 邓红艳)11月25日,郴州市首笔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预告登记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结,为郴州苏仙兴林投资有限公司向郴州天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移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颁发了不动产预告登记证明,成功破解该宗土地交易和开发利用的瓶颈。
近日,荆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宝分局采取“先投入后转让”模式,实施2宗工业用地转让预告登记,探索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改革创新的新路径。本次出让宗地207亩,项目一期工程于2018年建成投用,但地块整体容积率、投资强度、产值、税收等亩均效益较低,仍遗留90余亩建设用地未开发利用。
大众网记者 刘建永 通讯员 王莉 潍坊报道近年来,寿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推广预告登记转让制度,对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对因开发投资强度未达到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转让条件地块,由交易双方签订转让合同,经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申请办理不动产转移预告登记,用地单位
黄冈日报讯 (记者刘明振 通讯员朱萍 孙涛)“有了土地使用权转移预告后,我心头的石头算是落地了。现在凭预告登记证明赶紧办理相关手续,争取早日动工!”5月28日,湖北省神工冶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朱川拿着土地使用权转移预告登记证明后,满脸喜悦。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赵汝楠 刘秀萍如何加速工业用地有机更新?日前,杭州余杭区在探索盘活存量用地领域迈出创新一步,该区成功完成工业用地转移预告登记首例实践。企业相关人员表示,此举不仅为企业破解了资金与时间困境,更为工业用地转让市场开辟了一条高效流通的新路径。
8月28日,记者从市不动产登记局了解到,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近日成功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预告登记。这是襄阳实行土地使用权转让预告登记制度改革后,发出的首张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预告登记不动产权利证明。
“有了这份预告登记证明,我们就能去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手续,尽快开展建设了!”近日,沈阳市土地二级市场管理机构联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成功办理沈阳市首宗土地“预告登记”转让交易。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3日电 近日,漳州开发区银图新材料有限公司(原为漳州开发区新港湾造船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40万吨彩涂卷全产业链项目,已完成了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并进入试生产阶段。这标志着开发区首宗用“预”式登记,盘活低效用地取得实效。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完善创新土地登记制度,助力天津闲置园区再盘活主持人:近日,位于津南区的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二期工程完成建设,即将投用。这是本市首个通过“土地预告登记转让制度”盘活闲置土地的园区项目。
新都城景 图片来源:“新都发布”微信公众号2023年12月7日,成都市新都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向预告登记权利人成都市诚诺泰贸易有限公司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动产权证书,实现新都区第一例土地使用权转让预告登记转正式登记业务。
7月22日至8月22日,湖南省怀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稿涉及购房信贷政策、公积政策等。扩大住房消费:贷款买商品住房均执行首套信贷政策,实行购房补贴文件提出,支持刚性需求、改善型需求购房。
央广网北京6月4日消息(记者门庭婷)近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推出10条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服务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鼓励全面开展预告登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晓露 通讯员 肖海龙 郴州报道在全省率先推行“四证连发”、率先实施“地表空间+地下空间”同步登记模式,全面完成涉农登记任务,持续推进“全省通办、跨省通办”,颁发首宗入市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书……今年,郴州不动产登记工作亮点纷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扎实
7月4日,据微信公众号“襄阳房协”消息,近日,湖北襄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中国人民银行襄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襄阳监管分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9条新措施,促进襄阳市房地产市场平
北海市在土地资源优化利用上,创新举措,通过实施标准改革、混合用途、联动服务、预告登记、定制盘活等五项用地优化机制,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精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北海片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6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实施“春晖计划”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的通知》,涉及降低税费成本、用工成本、用能成本、用地成本、物流成本、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成本、综合融资成本、创新成本、市场开拓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32条措施,措施自2024年6月6日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