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富先生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法学家,是新中国刑法学科奠基人之一。先生从1952年走上刑法学教学研究道路至今,始终与中国刑事法治建设的起伏和发展同行,是时代的见证者,是新中国刑法学创建和发展的重要参与人,在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推动立法、服务司法和对外交流诸方面成绩卓著,为中国刑法学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生高洁的人品、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达观的处世准则是法学后人仰慕、学习的典范。
转自:法律读品公众号刑法二人谈“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犯罪未完成形态”陈忠林教授:男,重庆人。重庆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学士,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意大利意大利比萨圣安娜高等大学(SSSUP)法学博士。
陈光中教授执教理念与实践研讨会暨陈光中教授执教七十周年座谈会举行。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卞建林教授介绍了陈光中教授七十年执教历程,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洪祥,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高憬宏,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副部级专职委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会长敬大力等先后致辞。
高铭暄是“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老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特别是博士生教学,从教几十载以来培养了67位刑法学博士生,每名学生的姓名、入学时间、论文题目等,高铭暄字迹工整地一一记录在册。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其江,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高铭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宁,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高憬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张志杰,山西大学副校长孙岩,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田文昌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教授陈泽宪作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五年工作报告。
#法考##法考碎碎念#虽然还有一大批省份和地区的考生,连2022年法考的客观题考试都还没能参加呢,更别提主观题考试又延期了,但是有一说一,2023年法考已经提上日程了。橙子哥也相信,有不少考生已经在开始准备2023年法考了。
编者按:在青年时代,见证一个学者最有朝气和激情的探索。在过去的两年中,为了让青年学者有更大的学术舞台,让学界和实务界更多倾听青年学者的声音,让实践得到更新鲜的理论滋养,“刑法新青年”系列多次集结中国青年刑法学者中最精锐的力量,在线下实地举办“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实务论坛”,在线上推出“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在线讲座”。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2022 & AUTUMN。本书以学派之争入手,使读者在逻辑和思辨中对刑法各流派的学说追根溯源,回首那些我们业已形成文本规范的理论本源,探寻那些我们视之为刑法学常识的逻辑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