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卫 许婉莹 吕明晓 滨州报道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赋枣》中说枣树“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枣树的果实鲜美可口,它的枝干是上好的木材。枣木生长期长,木质坚硬,颜色美观,耐腐耐磨耐虫蛀,是优良的家具和工艺品制作原料。
雕刻专训技巧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摘自《题郑宁夫玉轩诗卷·戴复古》各位雕友大家好!雕刻系类知识中,上篇我们介绍到基本用刀专训,中间提到坐姿与握刀手势、支点训练、和平面与线条专训。今天三少就专训中的一些训练技巧来给大家做个整理分享。
来源:【华声在线】千年湘楚文化的浸染下,湘南木雕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被赋予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在郴州市北湖区,本土企业和手艺人将湘南木雕非遗事业发扬光大,走进非遗匠人游杰辉的工坊,更显古朴厚重。2021年,“湘南民居木雕”已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
潍坊市临朐县石材资源丰富,尤其冶源街道一带红丝砚、紫金石砚加工久负盛名。红新村村民冯继正耳濡目染,将紫金石砚台制作与圆雕等雕塑制作技艺相结合,原本平面的砚台图案变得立体,传统的紫金石雕刻技艺焕发出新的光彩,他也成为紫金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街市车马如龙、船夫卖力划船、商铺琳琅满目……在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的现代砖雕博物馆,由50多块青砖拼接成的巨幅砖雕《清明上河图》,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刻画出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
本报记者 周 欢摄影报道黄俊军在铜壶上进行錾刻创作。【绝活看点】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贵溪錾铜雕刻代表性传承人,黄俊军形成了“骨法造型、精雕细刻、以形求神”的工艺特色。2018年,“黄俊军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入夜,月光如银。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发挥枣木资源优势,将木艺产业与非遗、创意设计有效融合,利用废弃枣木创作生产镇尺、手杖等枣木艺术品,打造木雕特色产业,助推当地经济发展。3月26日,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枣木雕刻工坊内,工作人员何义青将雕刻的半成品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