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一顶德制M35钢盔成为中国抗日战场上最醒目的标志。它不仅是当时中国最精锐部队的象征,更承载着一支军队的荣耀与悲壮。这支被称为“德械师”的部队,在抗日战争初期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军现代化装备,用惨烈的牺牲换取了战略时间。
一天后,他们开始奔赴前线,目标直指日本海军在上海的司令部,当街头出现一辆辆德式坦克战车、德式榴弹炮铺天盖地向敌人阵地飞去时,前线的日军指挥官都惊呼:在上海,我们遇到的是一场德国式的战争,而他们所面对的便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德械师。
抗战为何那么难呢?很多人都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在8年抗战当中日军一直追着国民党部队打,以当时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模式要抵御一个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军团,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但如果在1937年,真如当时所计划的那样拥有60个德械师,那么能否阻挡住日军的进攻呢?
今天我们继续聊一聊德械师的故事,七七事变之后,德械师这个时候真正完成的只有四个师,而全面战争却提前到了,为了转移华北的压力,蒋介石决定以新训练的德械师突袭在日本的5000日军,这一仗也把驻上海的日军给打懵了,随即双方调兵遣将。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全国各地军队开赴上海抗击日寇。国军精锐88师,清一色的德械装备,是最先抵达上海和日军开战的国军部队。德械师的士兵是当时整体战斗水平与日军差距最小的部队。全师的编制、训练和武器配置皆是借鉴了德军标准所组建,并且聘请德国人担任军事顾问,全师14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