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和爱因斯坦一起搞研究;仅用五年多拿下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7岁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在北京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为我国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杨振宁、钱三强、朱光亚、何泽慧都是他的学生。他是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周培源,江苏宜兴人,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周培源的一生无论用哪种标准看都堪称完美:在理论物理研究方面在两大领域有重大成果,在教育界培养了无数后起之辈,在科学界有巨大威望得到众人尊重,在政界勤恳务实坚持真理,个人形象英俊潇洒,婚姻生活幸福美满……真是羡煞旁人啊!周培源出生于1902年,是江苏省宜兴县人。
1930年,在清华任教的物理教授周培源正在一张一张地翻着面前一叠照片。这一年28岁的周培源仍然单身,整日忙于教学和研究的他一直没有搞定自己的终身大事,他不急,他的朋友都替他急。在外人看来,周培源实在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
返朴编按今天,是周培源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他是中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从事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研究,并培养出多位著名物理学家。1929年,27岁的周培源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物理教授。
1934年第8期《清华暑期周刊》有一个“教授印象记”栏目,对一位教授这样写道:“无疑地,你一见了他,便会知道他是个大学教授,他那高高的身子穿着一身很becoming的西服,瘦瘦的脸上架着一副博士眼镜,头上盖着一片好像烫过的而实在是天赋的卷发…
1华罗庚,数学家。华罗庚拒绝美国伊利诺大学的高薪聘请,回国发表告同学书,“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在留学生中影响巨大。成就:中国解析数论的创始人和开拓者2.李四光,地质学家。李四光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取得地质学硕士学位,婉拒导师让他留学深造的建议。
今天起,《象心以澂源——纪念周培源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在无锡博物院中区四层展厅开展。周培源是江苏宜兴芳桥人,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以及著名的书画鉴藏家,曾在1988年与夫人王蒂澂女士一同将珍藏的百余件珍贵书画作品无偿捐赠予家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