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5日讯 他,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1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49岁提出界面高温超导,50岁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62岁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籍科学家薛其坤。
编者按: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就在八个月前,薛其坤院士凭借拓扑绝缘体研究和在拓扑绝缘体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创新突破,荣膺2024年度巴克利奖,成为70年以来首位中国籍的获奖者。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受访者供图/图)2024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次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非常激动,倍感光荣。
葛近文 张宁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伴随着悠扬的沂蒙山小调,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9月8日来到第八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正式开讲。这位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物理学家从未忘记家乡。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就在八个月前,薛其坤院士获得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巴克利奖,成为70年以来首位中国籍的获奖者。
记者 徐玉芹 济南报道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发现异质结界面高温超导电性……他用一个个重量级科学发现,助力我国量子科学研究跻身世界第一梯队。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站上了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蒙阴籍在外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也是该奖项自2000年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喜讯传来、振奋人心,薛其坤院士的获奖消息在我县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5日讯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京召开。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共同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山东人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
来源:经济日报 61岁!6月24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有史以来最年轻得主。他就是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著名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巴克利奖首位中国籍获得者——薛其坤。薛其坤不是人们口中的天才。
6月24日,6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站上了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数十年如一日辛苦耕耘,他带领团队,用一个个重量级科学发现,助力我国量子科学研究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的荣誉。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下,哪些关键词可以概括他的人生经历?“皮实”的山东人薛其坤出生在山东省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
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李德仁,1939年12月出生,江苏泰州人。1963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198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回国任教。
来源:【中国教育报】■致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取得了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一个人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