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九曲浏阳河沿线,几乎村村都有龙舟,年年端午都要划龙舟,赛龙舟是传统习俗,更是每年的盛会。2024年,端午遇上了高考,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今年的长沙民间龙舟邀请赛提前到5月28日开赛,在6月6日新桥码头喧闹的鼓点中提前收宫。
千艘龙舟竞渡浏阳河,大多是他造的非遗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正兴从业57年,每天工作12小时,70岁不想退休6月20日,浏阳河龙舟制造厂内,黄正兴用刨子刨龙舟。 黄正兴制造的龙舟。实习生 周果 摄 潮湿闷热的初夏,长沙县黄兴镇黄兴新村大雨滂沱。
红网时刻新闻6月7日讯(通讯员 赵佳慧)“我们㮾梨不讲别的,只讲客气和热闹,浏阳河上的兄弟船只管来陶公庙码头玩。”6月5日早上8时,记者来到长沙县㮾梨湾陶公庙码头,㮾梨民间龙舟队大元“老红”负责人孔明奇、土岭“老白”负责人刘思源热情地介绍起㮾梨龙舟队的特色和精气神。
5月28日,湖南省长沙县㮾梨湾陶公庙码头,鞭炮声、锣鼓声、口号声、欢呼声此起彼伏,㮾梨民间百年“老字号”龙舟队——“老红”“老白”向长沙市浏阳河沿岸所有码头的兄弟龙舟队“收标”,邀请到近20条龙舟汇聚㮾梨湾,开展自由竞渡,上演水上“村超”。
队员们在河面上进行训练。队员们卯足了劲往前冲。队员们奋力拼搏,动作整齐一致。河堤上站满了观众,为队员们加油打气。有专人放鞭炮,为队员们加油。红网长沙6月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杨杨)赛龙舟,吃粽子,这是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的习俗。
文爽英春天是和煦的风,是蓝天上徜徉的云朵,是孩童放风筝时清脆的笑闹声。是安静的河流上,飘过来的很多桨板。我坐在浏阳河汉桥上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浏阳河从桥下缓缓流过,由北往南。太阳晒得人暖洋洋的,恨不得直接躺在汉桥的木地板上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