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阅读前请点击上面的“关注”二字,后续会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相关内容,感谢您的支持。电动车是现在主流的交通工具,而自从新国标实施之后,电动车的生产、销售、上路也都有了明确标准,一些无资质的电动车厂家被淘汰出局,电动车的整体安全性变得更高了,可以这么说:买的、用的更放心了。
明明只是电动自行车,速度却堪比摩托车;显示屏上只有25km/h,实际却能突破50km/h……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再次强调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应超过25km/h。
电动车在有了新国标以后,生产都要严格遵守标准,也意味着,电动车的参数表现不能厂家自由发挥,受到了限制,不仅仅是电动车本身的时速、尺寸的限制,电动车核心零部件电池,也有不超过48V的限制,而随着新国标修订征求意见稿发布,有行内人提出放宽电池额定电压48V的限制,那么,如果取消了,会有哪些好处?
导语近期,在电动车限速25公里/小时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关于这一政策的讨论和不满声在网上不断扩散,时常占据着热搜榜的前列。关于这一政策的用户中,有不少是电动车的使用者,这一政策的出台让电动车的用户们感到相当不满,甚至感觉这一政策的出台让他们出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10月8日,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通过微博@四川交警 发布了一条警示案例。8月17日16时许,在成都市青羊区二环路西二段与清溪东路交岔路口,驾驶员杨某超速骑行电动自行车突然猛左拐弯与骑电动自行车直行的钟某发生碰撞。受伤的钟某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电动车超速酿成了又一场悲剧。
去年(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电动车品牌了违规解速的问题,时隔一年,记者在济南各大电瓶车品牌销售点走访发现,此类仍然存在,并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在阿米尼电瓶车销售点,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出厂的时候(电瓶车)是25迈,现场就能给你调开。
央视网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新国标”继续沿用了2018年提出的电动自行车设计速度最高25km/h的规定。这个规定实施了五年,但落地执行效果如何?在一些地方到底打了多少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