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余姐全文共2621字,阅读时长约5分钟“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义。”作为一名经常被周围人称为“文青”的伪文青,我得承认,骨子里会认为:人生的隐喻不过就是每天把巨石推向山顶的西西弗斯。但这多少有些虚无主义。每次到最后,能激励自己的,就是许三多的这句话。
这是《十三邀》第一季第一集的画面。那是一场称不上顺滑的对话,也是旅程的开始。五年前,许知远和罗振宇摊开的褶皱,一度让“挽歌”与“胶囊”,成了关键词。昨天,受 “ 得到 APP 启发俱乐部 ” 邀请,他们于五年后再次相见,向对方抛出了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希望得到经由时间检验后的回答。
18年前,北影厂门口浩浩荡荡的群演中,出了一个百亿影帝!他的成功激励着横店10w群演,他的表演刻画了农村亿万青年1982年,出生于河北邢台大会塔村的王宝强,一家人挤在破旧的平房从小的梦想就是:走出去,出去就有机会!
“十三邀”作为一档现象级人物访谈节目,自2016年启程,迄今已陪伴我们走过八年。作家许知远深度采访国内外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在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近日,“十三邀”最新图书《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6日讯(记者 黄煌) 以作家许知远深度采访国内外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的形式,视频节目“十三邀”带观众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成为现象级人物访谈节目。除了看视频,现在“十三邀”也可以读了。
来源:芭莎拍摄休息间隙,旁边一个群演弱弱地问许知远:“老师,待会我离开赌桌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啊?”许知远给他一通讲:“气急败坏的,恨自己又恨庄家……”弹幕飘过一句:一个真敢问,一个真敢讲。在演艺圈想混出名堂遥不可及,尤其是可能完全看不到出头之日的群演们。
王宝强的故事始于河北农村,14岁时怀揣功夫梦想离开少林寺。在少林寺的六年训练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每周两天,年幼的王宝强都要从少林寺跑到市区再跑回来,这样高强度的训练让许多同伴打了退堂鼓,但他却坚持了下来。
2023年夏日的光芒,是属于王宝强的。《八角笼中》上映23天,票房冲破20亿,央媒亲自下凡点评“生如野草,不屈不挠”,如此看来,王宝强“六年磨一剑”,值了。我认为更值的是,这些天里,宣发啦啦队阵容,惊艳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