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普通高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000-1500人,文物保护技术学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普通高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50-200人。
【编者按】2022年12月21日,是上海博物馆开馆70周年的日子,70年来,这座博物馆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历了怎样的融合与互动,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中有着怎样的责任担当?上博这座文化地标,在展现城市文化积淀,打响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原标题:考古、文物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冷门和小众专业成为更多年轻人“心头好”——“文博热”新风吹向年轻人记者 陶稳阅读提示准大学生们为何喜欢上考古和文博?选择相关专业后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在日后的学习中如何将热爱转变为职业生涯?
新华社客户端长沙6月19日电(记者明星)报考湖南师大的学子在选填专业上有了更多的选择。6月17日,在“2023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长沙)论坛·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论坛”上,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周俊武宣布,为加强文博优秀人才培养,湖南师大新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这几天,各省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志愿填报工作也将开启。一起来了解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又焕发新活力的专业——考古学。今年,在一些省份,这个专业入学即就业,而且带编制。比如山东、山西、陕西,都公布了新的“文物全科”本科生的公费定向招生计划,在考古学等相关专业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