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关注可一个前沿科技,人造太阳。日前,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上海建成运行。托卡马克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被全球广泛用来研发可控核聚变发电。随着可控核聚变技术频获突破,被称为人类终极能源的技术,距离真正实现“可控”和“商业化”又进了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韩逸飞 成都报道未来10年将是氢能“黄金发展期”。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氢能已渐渐站上了“C位”。2022年是全球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元年”,世界各国热情高涨,全球氢能领域的直接投资达到了2500亿美元。
数据是个宝数据宝炒股少烦恼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成功放电,核聚变商业征程又进一步。据央视报道,6月18日,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能量奇点宣布,由能量奇点设计、研发和建造的“洪荒70”装置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
与此同时,B站UP主“关山口男子技师”首发视频宣布:他们已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CEO Sukbae Lee等人获得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有望实现真正意义的无接触超导磁悬浮。
今天,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在沪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代表民革上海市委发言时建议,强化上海创新引领功能,打造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氢能被称为“终极能源”,可作为中间载体实现能源耦合和有效消纳。
密布的管网,蓄水罐、储气罐,加上各种压力表,这是从电解水制氢,到固态氢储存,再到加氢、燃料电池发电,余电并网的一整套系统。在广州南沙小虎岛上,国内首个应用固态储供氢技术的电网侧储能型加氢站正式投运刚满半年。
中新网7月1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根据我国核聚变发展路线规划,总体时间也和其他国家预计时间相近,将在2050年前后建成聚变商用电站,实现聚变堆商用发电,让聚变能源点亮万家灯火。”近日,在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名誉理事长刘永如是表示。
如今全球能源变革的步伐持续迈进,寻求可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是大势所趋,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成为焦点。首次受邀参展的梅陇企业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在本届进博会上展出了创新性的高密度、高安全性镁基固态储运氢解决方案及加氢站综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