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合格的炮弹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上战场,首先从原材料的切割开始,锋利的高速钢锯片切割整条的钢坯,被分割成0.3米长的钢坯固件,这些钢坯通过传送带被送到天然气炉,要在那里高温加热一小时,此时通红的钢坯有1093摄氏度,然后经过耐高温的传送带到下一站锻造阶段锤打成型。
第一部分:引言火炮作为古代武器的一种,其起源追溯到中国古代。然而,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火炮的真正起源和演变过程。这篇文章将探讨火炮的起源,揭示它是如何从最初的简单装置演化为具有巨大杀伤力的现代武器。第二部分:早期火药的发现火炮的起源与火药的发现紧密相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仅有法国M1897型速射炮还有英国18磅野战炮给同盟国留下了深刻印象,英国18磅野战炮作为英国皇家炮兵的骨干成员其型号从马克I型到马克5型总产量超过1万门,其中马克5型在1923年服役使用一战后的炮弹射程从原本的8公里提高到10公里,虽然能用但英国人在一战后还是希望研发出新的火炮用以取代。
要说哪部电影,是中国战争片的天花板,非90年代初上映的《大决战》三部曲莫属,古月、苏林、刘怀正等特型演员,将伟人们演绎的神形兼备,宏大的战争场面,更是给了人极大的震撼,据说,为了拍好《大决战》,当时动用了13万军人当群演。
在湖南攸县东冲兵工厂,收藏了一门1930年产的松树炮,炮长约6尺,用大松树刨光制成,这是该兵工厂当时生产的最具杀伤力武器,1932年11月,东冲兵工厂设备被国民党捣毁,兵工厂撤到江西与莲花县军械厂合并,更名为湘赣军械厂。
深山老林,不明“黑洞”暗藏三线故事,闹市景区,退役重炮铭刻兵工传奇,荒野山洞,究竟如何生产功勋重炮?外景军迷深入巴渝山区,揭开山洞与重炮的秘密。《军迷行天下》本期播出《山洞中的重炮厂》近日,在重庆市有军迷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山洞,当地人称它为“弹道洞”。
这是位于印度北方邦的一家大型鞭炮小作坊,该作坊以纯手搓各种鞭炮为主,今天三哥给大家演示如何手搓闪光炮。·首先是制作纸筒,印度制造的基本原则是能手搓的绝对不用机器,手实在是搓不出来的才会选用机器,所以第一步先用机器搓纸筒,手动切割。
兴化市志》第268页记载:烟花炮竹,民国年间,城乡设有神香、鞭炮作坊数十家。20世纪30年代,林潭舍王庄的卫姓,来到大垛开正祥泰炮竹店,还有同是舍王庄的卫姓和大垛本地的阮姓两家也先后开了炮竹店,到20世纪90年代,大垛的鞭炮制作有集体工厂2家,个体户若干,从业人员近400人。
抗战时期,八路军缺兵少药,武器弹药缺乏。尤其缺少火炮一类的重武器,如果有大炮,像打碉堡,攻城等这类型战斗,就能减少很多伤亡。没有炮怎么办呢?那就自己造。我们老百姓向来不缺少能工巧匠,根据地的人们发挥聪明才智,造出了很多土武器,象独一撅,大抬杆,土地雷,反坦克手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