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缺芯少魂”这一致命软肋成为美国制裁中国企业的武器,实现国产替代是必然出路。在“国产替代”的呐喊声中,IC产业风口催生出华为海思、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寒武纪等大厂崛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华丽背后的浮躁和泡沫。很多渴望“弯道超车”的地方政府纷纷押注芯片产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及名目繁多的补贴与奖励,大举兴建芯片产业园,打造“芯片之城”。
近日,“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以50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位列全球富豪第281位。相比于去年,虞仁荣的财富已经增长了5倍,全球排名更是提升1756位,是全世界财富增长最快的富豪。
此次对北京君正发起攻势,业界最普遍的猜测,是韦尔股份要在营收恶化之前寻找到突围之路。在存储器芯片领域,根据市场调研机构Omdia统计,2021 年度北京君正 SRAM、DRAM、Nor Flash 产品收入在全球市场中分别位居第二位、第七位、第六位,处于国际市场前列。
“曹德旺捐100亿算什么,我捐300亿!”2021年5月,玻璃大王曹德旺捐赠100亿,建立福耀科技大学冲上热搜。不久,芯片界大佬虞仁荣放出豪言,比曹德旺再多捐200亿,创办东方理工大学,再次轰动新闻界。
日前,国家发改委在10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芯片烂尾项目事件回应称,国内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投身集成电路行业,个别地方对集成电路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甚至有个别项目建设停滞、厂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