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逐步形成符合国情、文化和伦理,涵盖器官捐献、获取与分配、移植临床服务、移植质量控制和全过程监管五个方面工作体系。器官移植质量和技术能力也同步增长,一些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逝者,在他们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他们的身体却以另一种形式继续为活着的人带去生的希望。日前,在沈阳市遗体捐献纪念广场,沈阳市红十字会以“生命·礼赞”为主题举行了大型缅怀纪念活动,缅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
清明节前夕,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湖南省红十字会承办、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协办的2023年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12月17日,“生命接力 百城行动”系列公益活动在广州举行。活动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下称“广妇儿”)器官移植中心正式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介绍,今年1—11月,我国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6145例,移植手术22500例,同比分别增长6.
1960年,中国完成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开启了我国在器官移植领域探索的征途。2020年5月,World Medical Journal刊发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石炳毅教授团队的文章“Reform proceeding of organ don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system in China”,向世界医学同仁详细介绍了50多年来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的发展、改革和规范化进程,展示了中国器官移植的改革成就。
今年是我国器官捐献工作开展10周年,中国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等今天在浙江杭州举办“生命接力·救在身边” 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十周年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器官移植医生、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志愿者、器官移植受者等亲历者分别讲述了“我与器官捐献的十年”,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作为现代医学的重大进步之一,器官移植工作在我国发展迅速。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18日,中国志愿捐献器官登记人数超624万人,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逾4.5万例,捐献器官超13.8万个。
在医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体器官捐献成为了拯救生命、延续希望的重要途径。然而,尽管我国拥有十四亿多人口,但登记人体器官捐献的人数却仅为703万,这一数字相对于庞大的总人口来说,显得尤为不足。那么,其他国家的人体器官捐献情况又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