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11月27日消息(记者 杜倬荷 通讯员 伍琼)11月25日-27日,由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海南大学承办的2024年全国农业硕士导师培训会在海口举行,来自57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生院院长、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以及学位管理干部等近180人参加培训会。
鲁网9月26日讯(记者刘斌)9月26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潍坊实践交流会在潍坊举行。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玉斌。
9月26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潍坊实践交流会在潍坊举行。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玉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为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来源:羊城晚报】近日,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华南农业大学粮食产业组“头雁”导师团一行6人,对广西多个地(市)的“头雁”学员企业进行了回访指导,回访企业涉及水稻和蔬菜轮作、工厂化育秧、机械化种植等方面。
来源:人民日报 喻景权(左二)和学生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人物名片喻景权:1963年生,浙江义乌人,现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常务副主任。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强“芯” 云岭“薯”光无限好2024年5月30日是首个“国际马铃薯日”。这一天,众多目光聚焦于世界第三大主粮马铃薯,共论“以多样性资源托起未来希望”。与短暂而热烈的庆祝活动不同的是,有许多科技工作者,将自己的一生默默奉献给了马铃薯,郭华春便是其中之一。郭华春是谁?
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本报讯 8月12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傅泽田带队的“头雁”项目导师团一行,在文水县田园薯业专业合作社调研指导农业工作。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参加。
穿着雨靴、背着设备,在天南海北的水田、旱地里“溜达”,这是李振海教授的常态。他背的设备,下地可以随时检测农田的小麦稻米们有啥“病”;他扛的电脑,上天可以下载千里之外卫星的拍照用来分析农田的“喜怒哀乐”。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示范基地,孔七在试验田里查看玉米雄穗。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新华社合肥8月15日电 题:“我想做非洲袁隆平”——一位卢旺达留学生的农业梦想新华社记者马欣然、赵金正时至立秋,艳阳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