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1月29日晚间,“手术机器人第一股”天智航(688277.SH)发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 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4.45%左右,2023年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8月28日晚间,“手术机器人”第一股天智航发布2024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天智航-U(688277.SH)不仅营业收入下降了28.81%至5831.37万元,净利润也持续增亏——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48.
天智航(688277)12月4日晚间公告,基于公司战略和业务需要,为了打造骨科手术全流程产品服务能力,公司拟与北京水木天玑科技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水木天玑”)、北京俊采智兴科技合伙企业(拟设立的员工持股平台)共同出资1000万元设立控股子公司开展医疗影像等系列机器人协同产品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 北京报道继连年亏损之后,“手术机器人第一股”要被股东减持了。近日,天智航难得在一天内大涨12.74%,但是收盘后,天智航宣布了股东减持股份计划。持股5.29%的股东先进制造基金和京津冀基金,分别拟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24.
近日,在市经信局装备处、医药处指导下,通州区经信局联合区科委、通州区卫健委在潞河医院组织召开医疗场景释放对接会,邀请柏惠维康等5家外区优质手术机器人企业和春立正达等4家本区企业与潞河医院、友谊医院就医疗机器人应用场景释放开展专题对接。
聚焦于手术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哲睿”)在行业炙手可热时选择冲刺科创板,不过,随着手术机器人赛道竞争加剧,商业化难题等问题不断显现,思哲睿的科创板IPO似乎并不顺利,截至目前,已提交注册超过一年时间,还未获得新进展。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近日在上海举行。作为进博会“全勤生”,强生聚焦医疗科技和创新制药两大业务板块,携百余款创新产品再次如约而至。进博会上,“人民健康会客厅”邀请强生医疗科技骨科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韩伟就骨科创新产品、本土化创新等话题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