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一)每年清明节前后,在古徽州这一带都会有一次强降雨过程。雷雨来前,狂风呼啸,乌云蔽日,电闪雷鸣,天昏地暗。村民们家家关窗,户户闭门。老人压底压低声音叮嘱孩子:“不要喊,不要跑,斩尾龙来徽州挂钱了。”说起“斩尾龙”可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龙的传人”?翻开历史文献,我们会发现3个桥段!第一个故事源自神话,洪水肆虐,天神鲧下凡,治理洪水九年,为了此偷盗天庭的息壤。触怒了天帝,被杀死!尸体3年不腐,劈开他的尸体,一条龙冲出来。后来大禹治水成功,夺取了王位,大禹的儿子建立了夏朝!龙成了图腾。
荔城流传着一段吴兴斩蛟龙的民间神话传说,凝出了吴江、漏头、赤溪等奇妙地名。据史料记载:唐永昌元年(689),吴兴为避“则天乱政”,随父入闽来莆,他先在延寿古峰设馆教徒,后去仙游山区学道,练得一身好武艺,以求报答闾里。当时,木兰溪下游两岸还是一片海滩,蒲草丛生。
卢延光先生是广东开平人,出生于1948年,中国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这本民间故事题材的连环画作品《魏徵斩龙王》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于1982年,在卢延光先生的连环画中,这本应该算是中品之作。
龙的起源、原型与演变演讲人:王震中 演讲地点:首都师范大学 演讲时间:2024年10月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担任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共建“黄河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