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国防生航海实习正式扬帆起航(通讯员 万政)7月18日15时,我校25名国防生与船舶与海洋学院工程10名同学一起,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防生在青岛登舰,开始为期6天的航海实习。此次航海实习,全体学生将随“八仙山”舰先后停靠青岛、刘公岛、烟台、旅顺等港口。
去年底,我省13名民警成为中国赴南苏丹维和警察,32岁的杨帆就是其中一名。近期短暂回国休假的杨帆,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维和故事。南苏丹安全形势严峻,联合国分别设立了6个难民营,并派出联合国维和警察保护难民安全,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治安大队民警杨帆就是其中之一。
写在前边的话:人总在变,有人选择为生活而变,有人选择改变生活。我们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生活或生存的方式,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由。而选择进入部队,或选择离开部队,这里浸透了太多的故事和心酸,有梦想与现实的挣扎,也有体制内外的困惑。
在象牙塔尖的大学生中有这样一群人:迎着初升的朝阳出操,追逐西下的夕阳训练,他们用铿锵的步伐走出不一样的大学生活。他们有一个骄傲自豪的名字:国防生。来!就让华东交大国防生版《生活不止眼前的阳刚》,带你去领略国防生的诗和远方。
当年毅然奔赴边疆的国防生,现在后悔了?到新疆『旅个游』,他竟有了这些想法文|庄稼不知不觉,我在新疆工作已经第三个年头了。不是没有过要放弃的绝望挣扎,也不是没有过建设边疆的豪情万丈,可如今回想,只觉得也许就是出于恐惧,我把日子当成了关卡,过得太紧,阴晴两极,来回反复。
△图片来自人大新闻网那些离开的和那些正在坚持的,我们都祝福你。无论在哪里,我们都是匍匐前进的同行者。一号哨位继续推出国防生七问,这是第六篇,那些离开部队的国防生过得还好吗?文 | 袁小超(一号哨位专栏作者)大概每一个国防生都有几个已经离开了部队的同学。
图片来自网络编者按这个故事其实并不荒诞,因为有人说他看到了自己。故事真的算不得正能量,但也绝不是负面阴暗的。 这貌似是一个问题,但貌似问题本身就是答案。这是主人公生命力最旺盛的流金岁月,一切经历都只是在等待花朵绽放。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命运。
这次台海危机,一方面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美国对我们的无视,也再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国力、军力还不够强大。我们需要更为强大的综合国力,更为强大的科技水平,更为强大的军队实力。军事院校的发展,可以兼顾国力、科技和军力。
两年前,6个青春男孩,怀揣着报国从军的理想,打起背包,背上行囊,告别父母,挥别亲友,踏上飞驰的列车,去往心中的目的地。当列车呼啸声渐渐淡去,他们疲惫地抬起头,鲜红的“国防生”三个字深深的烙进了他们心中,心跳加速,热血沸腾,梦想之地,青春即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