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夏正锋、张欢、特约记者胡剑芳、李婷婷报道:3月19日,市、区农业农村局在斧头湖开展2024年度渔业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三、二、一,放鱼!”当天,在碧桂园简易码头,随着一声令下,50万尾鱼苗争先恐后地涌入斧头湖“怀抱”,为斧头湖水域再添生机与活力。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柱)为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巩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成效,按照《湖北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4月3日,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在斧头湖水域投放30万元大规格鱼苗。上午9点半,6辆装有5.
(记者 余何佳 咸安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柱)为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巩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成效,按照《湖北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4月3日,咸宁市水产局在斧头湖水域投放30万元大规格鱼苗。上午9点半,6辆装有5.
本报记者 张欢 通讯员 乐见掌上咸宁报道眼下,咸安大地不仅农田换上了“春装”,水产养殖基地也进入了“水上春耕”状态。3月6日,在咸安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奶牛场),湖北金隆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的工人们抢抓农时投放鱼苗,按下渔业生产“加速键”,努力为全年的渔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胡剑芳 李婷婷 陈柱)“开湖了!”11月1日清晨,咸安区官埠桥镇雨坛垴村伍家缺码头人头攒动,35条鱼船迎着晨曦陆续下湖,从上午10点直至晚上8点,村民陆续上岸,吆喝、装袋、称斤、收钱、记账,忙得不亦乐乎。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五区战略”、建设“五个江夏”的“落实年”,为进一步贯彻“文化名区”战略要求,以挖掘斧头湖渔业文化,重现古郡江夏的历史风华,传承文化根脉,以文化助力山坡农文旅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建设。
“开湖了!”11月1日,咸宁斧头湖结束7个月的禁渔期,正式迎来一年一度的开湖期,渔民可捕鱼至明年4月1日。当天上午8时起,咸安区3个沿湖乡镇——官埠桥镇、贺胜桥镇、向阳湖镇的97艘渔船相继驶入捕捞区,迎接肥鱼满舱的丰收季。
武汉市·斧头湖开湖捕鱼节即将开幕开湖指为了湖内水产品的养殖实现良性循环每年设置一定时间的禁捕期限禁捕期满称为开湖所以开湖节自然也就意味着渔民们可以开始捕鱼了!11月1日,“南桥观今 渔鲜问道”武汉市·斧头湖开湖捕鱼节将在山坡街大咀渔业村开幕。
极目新闻记者 胡迪凯视频剪辑 胡迪凯通讯员 李婷婷 沈希11月1日,结束了长达7个月的禁渔期,斧头湖开湖捕鱼!11月2日,开捕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湖北咸宁咸安区官埠桥镇的斧头湖畔伍家缺码头时,发现渔民们都已纷纷驾驶渔船进入捕捞区。
湖北日报讯(记者夏中华、通讯员李婷婷、陈柱)11月1日一早,斧头湖畔,咸宁市咸安水域伍家缺等三个渔码头,97艘渔船有序开船进入捕捞区,开启为期5个月的捕鱼季。斧头湖跨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和武汉市江夏区三地,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
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通讯员 胡剑芳 李婷婷11月1日,跨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和武汉市江夏区三地的斧头湖开湖捕鱼了!39艘渔船从咸宁市咸安区官埠桥镇雨坛垴村的伍家缺码头下湖捕鱼,渔获满满令渔民们脸上笑开了花。当日早晨8时,咸安区官埠桥镇雨坛垴村伍家缺码头已经停靠了多艘渔船。
斧头湖畔开湖忙。夏正锋 摄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4日电(李婷婷 沈希)11月1日,湖北咸宁斧头湖拉起了今年秋季的第一网。开捕后的第二天,2日清晨,一望无际的湖北咸宁斧头湖还笼罩在朦胧中,官埠桥镇伍家缺码头和窑咀大桥附近就聚集了上十名鱼贩。
央广网11月4日消息(记者张卓 见习记者赵玲 通讯员李婷婷)斧头湖跨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和武汉市江夏区三地,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眼下,斧头湖结束了为期7个月的禁渔期,渔民们纷纷开船进入捕捞区,码头上热闹非凡。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摄影记者 邹斌通讯员 叶艳萍 祝彪 田勇春回大地,水温上升,是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清淤泥休整池塘、翻晒鱼塘、孵化苗种……眼下,武汉江夏大地上呈现一片“水产春耕”忙碌景象,水产养殖户们趁着春暖花香,抢抓时节,为年末丰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