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技术结合了粉末冶金压制成型和塑料注射成形两大技术特点,发展至今是项成熟的制造工艺,上期关于微纳3D打印技术或将颠覆精密制造行业的资讯发表后引起了热议,MIM是否会被微纳3D打印颠覆或替代,众说风云,这需要由市场和时间验证后给出答案。
央视网消息:继续来关注正在南昌举行的2023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3D打印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如今随着新材料的不断研发,3D打印技术日渐成熟,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等高端领域,下面跟随记者去看一看。
【科技创新世界潮】◎本报记者 刘 霞从开发出更多创新材料,到打印救灾物资,3D打印正在多个领域大显身手。美国《福布斯》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十大创新应用。现场打印替换零件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在减少部署系统所需时间方面曾面临巨大挑战。
它既可以打印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也可以打印钢铁、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甚至是生命材料,成形尺寸从微纳米元器件到10米以上大型航空结构件,为现代制造业发展及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提供了巨大契机。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您是否曾想象过,智能制造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有这样一群创新者,他们扎根于制造业的沃土,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智能制造的辉煌篇章!3D打印技术如何在制造业中发挥巨大作用?在西安,甄瑞和他的团队正致力于金属3D打印技术的研究。
2023年8月,一只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雌性驯鹿在逃生过程中小腿粉碎性骨折,导致无法行动。好在,大兴安岭的游客及时救助了它,并联系了当地医生为其进行截肢手术。截肢手术很成功,但是,截肢后的驯鹿却因行动受限,暂时无法适应鹿群的野外生活。
原标题:器官芯片、立体光刻……我国微纳3D打印技术遥遥领先视频中介绍的就是最新的微纳3D打印技术,利用这种技术,日前,上海交通大学王晓林团队,构建了层级血管化器官芯片模型,并且基于这一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磁控微纳机器人的多级递送策略,为今后体内靶向药物的精准高效递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
3D打印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分层制造,逐层叠加,最终将虚拟的数字模型转化为三维实体。这项技术打破了传统制造工艺的诸多局限,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为多个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在制造强国的征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D打印的材料极具多样性。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将生物3D打印技术与微流控芯片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一种3D建模方法,有助更准确理解异质性肿瘤这样的复杂癌症,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异质性肿瘤是指肿瘤中有不止一种癌细胞,通常以不可预测的模式分散。
千亿级的3D打印产业蓝海将逐渐打开。3D打印技术有新突破据科技日报,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一家美国初创公司的研究人员使用最新激光扫描技术,首次成功打印出一只机械手,其中包含由不同聚合物制成的骨骼、韧带和肌腱。
制造大型复合材料火箭绝非易事,工程师团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手工铺设成千上万层碳纤维,以确保其精确对齐。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2日报道,为大幅缩短这一耗时过程,美国火箭实验室公司使用了一款重达90吨的巨型3D打印机——自动纤维铺设(AFP)机,能将上述过程从几周缩短至一天。
来源:中国青年报从关节灵活、一体成型的玩具中国龙,到依据患者特点量身定制的骨骼模型,再到与人体骨组织结构高度相似的椎间融合器……在日前闭幕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除了人形机器人、低空无人飞行器等高科技应用,各式各样的3D打印产品也赚足了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