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术是引领新一轮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I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使教育系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10月26日,2024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正式发布了《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4年)》(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规范,指导学校、师生稳妥、有序地开展应用实践。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有哪些实施路径?我国各地各校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中有哪些有益经验?本期专刊特邀请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校长等对此进行研讨。
来源:【人民网】据新华社巴黎1月21日电 (记者张百慧)在一年一度的国际教育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日发布公告说,将人工智能定为2025年国际教育日主题,并呼吁教科文组织会员国加大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投入,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理性应用。
建设适应数字时代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根基。当前世界各国正从内涵框架、培育方式和评价认证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推动教师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内涵从单一走向多元,强调技术先进性和教育适切性的系统性整合。
作者:吕文清、甄橙(分别系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
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以下简称“AIGC”)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演进,呈现迅猛发展之势,已引发千行百业的变革。其中,AIGC在艺术创作与教育教学领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也推进着美术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数智化趋势日益凸显。
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社会转型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人才已成为新的战略焦点。在此背景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通过对人工智能全面研究和分析,近期集结发布《人工智能系列报告》,提出人工智能对教育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