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印象当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没有必要像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一样把血压降到“<140/90mmHg”这么低的水平,一般降到“<150/90mmHg”就可以了。这听上去似乎挺有道理,毕竟大家都会担心,老年人若是把血压降得太低,会容易引起组织器官的供血不足。
央广网北京9月30日消息 (记者 雷妍)老年人作为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如果血压控制不规范,对健康是个巨大隐患。但是,老年人血压控制也并非越低越好,更不可盲目套用标准。那么,老年人血压到底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央广网中华名医号入驻专家、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给出了权威指导。
当然不是,老年人的正常血压值,应该是多少?张大爷今年63岁,由于有高血压病家族史,所以平时比较关注自己血压,张大爷发现自己血压,有的时候110 /70mmHg左右,有的时候120/ 80nnHg左右,而且平时也没有任何的不舒服的症状,但是张大爷听朋友说,老年人血压应该高一点好,于是张大爷就来咨询医生,是不是自己应该吃点药,调理一下自己血压。
40岁、50岁、60岁,岁月在脸上刻下的痕迹清晰可见,可血压的“标准线”是否也随着年龄发生了改变?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人,且40岁以上人群中,每10个人里就有4人血压偏高。
老年高血压主要是对血管有损伤,具体的部位是心、脑、眼底、肾脏和外周的血管。因为老年高血压的并发疾病比较多,常见的并发疾病有冠心病、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变等等,所以只要血压控制不良,对靶器官的损害就比较大。
“60岁的人,血压控制在多少才算正常?如果控制不好,是不是就很容易发生脑梗?”血压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它确确实实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尤其是60岁以后,高血压更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比如脑梗死、心梗等,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