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党课”在中国电影第一厅举行。在纪录电影《您的声音》放映前,大栅栏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齐勇,巧妙地将银幕内外的基层治理故事串联起来,与观众们分享。齐勇分享基层治理经验如何将“以人民为中心”具象化?
【文化评析】近日,纪录电影《您的声音》上映。这部影片围绕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即12345)接诉即办电话热线发生的真实故事展开,由真实人物本色出演,构建出超大城市以一条电话热线开启综合治理新进程的感人纪实影像。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题:描摹日常生活 讲述群众心声——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引起观众和业界关注新华社记者“影片讲述城市治理故事,反映了群众心声”“片中刻画的普通人形象让我印象深刻”……自2月18日上映以来,纪录电影《您的声音》的故事内容和情感表达受到业界关注,引起观众共鸣。
近日,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上映,作为聚焦于政务服务改革的纪实电影,电影《您的声音》创新采用“浸入式”拍摄手法,通过热线工单的流转轨迹,串联起12345话务大厅、街道网格中心、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等多个民生场景。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近日,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面向全国公映。东城区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走进影院观看。影片生动、立体、全面展示了北京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以真实故事、情感引发广大干部群众共鸣。拍摄期间,主创团队曾来到位于东城区东四街道豆瓣社区仓南胡同12号的微花园取景。
近日,纪实电影《您的声音》上映。影片聚焦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实践,以12345热线工单为线索,串联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场景,展现超大城市治理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探索。2021年《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出台,影片通过基层鲜活叙事,诠释了热线撬动治理变革的北京实践。
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自2月18日于人民院线及北京各大影院上映以来,凭借其真实动人的叙事和深刻的社会价值,引发观影热潮。影片以北京“接诉即办”改革为蓝本,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真实案例,串联起基层工作者与市民的互动场景,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治理观念。
城市治理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要深入到每一条胡同、每一栋老楼,了解每一位市民的具体诉求。观众走过影片的宣传牌。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文 | 苏士仪对北京市民而言,要说起日常生活中与政府打交道最多的单位,“12345”一定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