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2月底,林彪令各部队向松花江边集结,做好南下作战的准备。半年没打仗,林彪麾下的战将早就按捺不住了,开始摩拳擦掌,要出出四平战后被敌人一撵上千里的窝囊气。这些将领中名气最大的是第6纵队司令员陈光,他将部队带到松花江边,便亲自带各师首长去摸江南的敌情。
从缅北大撤退时孙立人再次不服从杜聿明命令,率部没走野人山回国而是去了印度;从杜聿明已经在功德林改造时仍然不忘抨击孙立人,二人的关系由起初阶段的矛盾不断升级为猜忌、仇恨,杜聿明甚至还称孙立人为“国之贼”。
前言孙立人(1900—1990),安徽庐江人,被誉为“东方隆美尔”“丛林之狐”,是国民党军中罕见兼具西式军事素养与实战功勋的将领。他的一生跨越清末、民国与台湾戒严时期,既闪耀着抗日战场上的辉煌,也深陷政治漩涡的桎梏,被老蒋软禁33年,可悲可叹!
孙立人(1900年12月-1990年11月),汉族,安徽庐州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抗战名将。抗战胜利后,孙立人的新一军被调往东北进行内战,因与杜聿明不和,1947年8月,被蒋介石调离东北,出任陆军副总司令。
这张照片中,右侧的是国民党军第18军军长胡琏,中间为新一军军长孙立人。这两个军皆属于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的五大王牌军。蒋介石的另外三个王牌军为:张灵甫的74军(后来整编为74师);邱清泉的第五军;廖耀湘的新六军(后来由李涛接任)。这三个军先后于东北战场和中原战场被我军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