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如今已成为一种“新食尚”。珍惜粮食需要从每一餐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光盘,是对食物最起码的尊重。播种、浇灌、管护、收割、加工……每一粒粮食闯过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关,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才来到我们的碗里。
大小新闻1月10日讯(小小通讯员 芝罘区支农里小学三年级二班李思萱 报道)最近,我发现我们班存在一些浪费粮食的现象。不知道你们的班级是否也有同样的情况呢?我注意到,有些同学打了满满一碗饭,却只吃几口就倒掉了;还有些同学在吃饭时打闹嬉戏,把食物扔来扔去,真是让人心疼。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评论员鲁璐近日,媒体在调查中发现了当下一些主食浪费现象:“写字楼外的垃圾回收处,多份外卖主食还剩近一半;婚宴结束后,很多主食动都没动;大会就餐区,有的团餐盒饭没打开就扔了……”调查结果让人触目惊心,从中也可以看出,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特发出以下倡议:一、争做爱粮节粮的倡导者。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倡导勤俭文明廉洁过节,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是其中重要一条。前不久,一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的印发,也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重要要求。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前几天,笔者偶然看到一组数据:一粒米历经选种、插播、植保、收割等几十道工序,最快需要3072个小时,才能来到我们的餐桌;如果14亿人每天三顿都浪费一粒米,一年将浪费3066万公斤,可供28万人吃一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