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2月1日电(记者马晓媛)春节假期往往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专家提醒,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慢性病患者等都应当关注心血管疾病风险,要注重饮食健康和作息规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饮酒和过度劳累。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已至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洋溢着欢腾快乐的节日氛围孰不知这快乐的节日背后也隐藏着一定的危机春节期间也往往是血压控制不佳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是因为春节期间气温比较低血管收缩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再加上亲朋相聚把酒言欢,烟雾缭绕大量烟、酒摄入情绪激动
偶尔头痛、心跳加快,但一段时间后又会自行消失,这些一过性不适最易被人们忽略,但这些症状却可能是因为血压一过性升高所致。研究发现,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与稳定性高血压相比,严重的一过性血压高引发脑中风的风险更高,应引起重视。如果非高血压患者,偶尔血压升高则无需太过紧张。
高血压,这个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隐患。而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6个主要因素被认为是“罪魁祸首”。如果你占有其中任何一个以上,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高血压对你健康的影响。
鸡鸭鱼肉瓜果蔬,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春节的临近,各种精心烹调的一道道佳肴被端上餐桌。家人团聚,美食琳琅,无疑是每个人期盼已久的温馨时光。但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不合理膳食则会变成血压飙升的“隐形杀手”,从而打破这难得的团聚。合理饮食是稳定血压的关键。
春节,阖家欢聚,亲友聚会,大鱼大肉,免不了推杯换盏,彻夜欢娱。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寒冷的气温、丰盛的美食、热闹的氛围,都可能让血压飙升,威胁到患者的健康。高压人群在过春节的时候,不仅要小心别让冷空气搞乱了血压,还得注意饮食健康。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承载着阖家团圆的温馨与喜悦,但也是各类急症与意外事件频发的时段。随着聚餐增多、大量饮酒、情绪波动等诱因,无疑为酒精中毒、心脏病、脑卒中、呼吸道异物阻塞以及烧烫伤等健康隐患埋下了伏笔。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春节是阖家欢乐、走亲访友的喜庆时刻,但每年这时,急诊医生常被“节日病”患者所包围。所谓“节日病”,指在节日期间因生活规律改变、饮食不当、作息紊乱等因素诱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的统称。春节常见的节日病有哪些?如何未雨绸缪,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