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总是饿,吃得多,还瘦了。”武汉市协和医院麻醉医生凌肯在电脑上敲下这句话。现在他是一名患者,专门测试一位“医生”的水平。“请问您有没有既往病史,例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家族中有没有类似的病例?您有没有药物过敏史或手术史?”屏幕另一端的“医生”回复他。
在计算机、机器人诞生之后,它们在许多领域代替工人,在体力活和重复性的劳动上,解放出来很多劳动力。人们也开始思考,既然计算机能够储存许许多多知识,那能不能让计算机进行一些脑力劳动呢?从专家系统到 AI 医生:医疗诊断的演变早在 50 多年前,就已经出现 AI 医生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最快明年上半年,21个科室、42位AI医生将在“AI(人工智能)医院”线上“坐诊”。最近,他们正在进行“集训”——专业人士对其疾病诊断能力进行内部测试和训练。这个“AI医院”系统是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执行院长刘洋带领团队研发的。
最近,“全国首家AI(人工智能)医院明年将面向公众开放”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在这家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团队打造的AI医院里,首批42个AI医生正在进行内测。这些AI医生看病到底靠不靠谱?AI能否代替医生接诊开方?
随着DeepSeek人工智能火爆全网,国内部分医院已抢“鲜”在诊疗中用上DeepSeek。近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部署,AI医生宣布上岗,它如何给患者看病,究竟靠不靠谱?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以前做完检查,要等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拿到结果,现在1分钟就能拿到AI医生出具的报告,真是太方便了。”2月11日,家住武汉的患者小梅(化名)因咳嗽不止,来到武汉市硚口区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