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仍未摆脱因在2024年总统选举首场电视辩论中表现糟糕而掀起的舆论风暴。据路透社等媒体7月2日报道,当晚在弗吉尼亚州麦克莱恩一场竞选活动上,拜登再次对相关质疑作出回应,他承认在上周四(6月27日)辩论中表现不佳,但将原因归咎于“出国旅行和时差”带来的疲劳。
4月1号,时间一过了00:00我就出门去外面溜达了一大圈(出门前还确保自己状态不错,美美的)在北京的夜里,兜了兜风因为我终于“解封”了14天的居家隔离生活其实过得好快我太爱北京,太爱我的宅家生活了从来没有觉得北京春天的晚上这么美过但我能不能出去这件事我反复向我的物业小姐姐Chec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起床困难户”的生活压力可能也来自“社交时差”。英国《每日邮报》15日报道称,新的研究发现,“社交时差”大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更低。“社交时差”指的是两种独立睡眠模式睡眠中间点的“时差”,描述了人们在休息日和工作日休息生物钟的不协调。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在10月初开始采用夏令时,澳大利亚虽然面积是世界第六,但时区却有10个之多。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吐槽时差问题以及“人造时间”导致生物钟错乱,影响情绪和健康,增加皮肤癌患病率,酿成更多交通和医疗事故。
最近两天,中国网友们普遍学会了一个新的英语单词——Refugee(难民)。事情开始于1月13日,当天打开小红书冲浪的中国网友突然发现画风变了:几乎一半都是说着英语的老外,英文帖浓度明显高于平常,且IP属地清一色显示在美国。小红书变成了“小洋书”,这直接把中国网友干懵了:“我是谁?
“蛐蛐”“偷感很重”“你人还怪好嘞”“硬控”……时下,万物皆有梗已经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社交常态,网络热梗更新换代速度之快甚至让不少人产生了“掉队焦虑”。根据B站头部账号“梗指南”的推送统计,仅10月1日至今,就有十余个新梗问世。
2024第一季除了《在暴雪时分》、《别对我动心》这些甜宠剧冲出高话题之外,每集只有几分钟的小短剧《授她以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也意外爆红。 这种短剧都是小成本,每集都很短,但主打狗血、快进,看一集就让人停不下来。 以下网友推荐9部土甜狗血「一追就欲罢不能」甜宠短剧!
◎韩思琪从未有任何一个时刻,比当下更靠近大众的分化与解体——走向“分众”社会。一边是加速解体的所谓“大众”:“跟不上抖音梗,做不了普通人”。有媒体总结“抖人”(深度抖音用户)的一天是这样的——“早上先瞧一眼娟子喝水,看法师又在研究什么新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