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1月2日发文,明确于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推进“码上”严监管,将充分发挥药品追溯码数据价值,构建各类大数据模型,拓展监管应用场景,对串换倒卖医保药品、空刷套刷医保卡、伪造处方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开展精准打击,加大处置力度。 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唯一“电子身份证”。
来源: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 近日,国家医保局通过药品追溯码核查有关问题引发关注。药品追溯码是什么?药品追溯码被重复扫码意味着什么?药品追溯码对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有哪些作用?药品追溯码怎么用?小编整理了社会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为大家解答。问题1:药品追溯码是什么?
今天(28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并公布新版药品目录。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强调,在谈判协议中明确了企业对于挂网、配备、信息报送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配备和供应情况监测,确保药品可及性得到提升。
当前,药品耗材追溯码工作的推进迎来重要时间节点。根据国家医保局的安排,今年年底前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医保药品耗材扫码入库工作,明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药品追溯码的监管应用。“我们最近天天都在说这个事,系统马上就要开通。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今年4月以来,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工作,采集药品耗材追溯码能够有效防范假药、回流药,显著提升医院、药店发药的准确性,大大促进用药安全。目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开始上传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
今年1月,有专家在上海市两会期间反映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有关部门迅速派员调研了解情况。日前,参与调研的医保、药监部门有关同志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集采政策的问题接受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医保、药监部门有关同志表示,一是严格坚持标准。
1.药品追溯码和商品码有什么区别?答:药品追溯码和商品码不仅在形态上不同,在功能用途上也不相同。从形态上看,追溯码印刷或粘贴在药品包装盒上,通常由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组成,一般为标识有“药品追溯码”字样的20位数字。
来源:北京青年报 假药、回流药,不仅危害医保基金安全,更影响广大患者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医保局11月2日发声显示,监管部门对假药、回流药的发现、查处能力有了重大突破。11月2日中午,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首次通过药品追溯码对假药、回流药“亮剑”。
“当参保人发现自己购买的药品有回流倒卖风险时,可以扫描药盒上的追溯码核验。”在国家医保局近日举行的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发布活动上,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赵秀竹提醒道。医保“回流药”是回收参保人享受医保报销后所购药品再次销售的药品,它影响用药安全、侵蚀医保基金。
如果你近期到医院买药可能会注意到,药师在发药前会用扫码枪快速地扫过药品包装上的条码。随着“滴”的一声,药品的追溯码信息同步上传至医保系统,实现了患者处方信息与药品信息的精准匹配,同时也方便监管部门筛查药品异常使用情况,防止出现药品串换、药品倒卖等。药品也有“身份证”了!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近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正式上线。购药者通过扫描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即可了解药品的“前世今生”。目前,每天已有近3.3万人次使用这一功能查询药品销售信息。药品追溯码是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
如果你近段时间来医院买药可能会注意到药师在发药前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它背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原来,随着“滴”的一声,该处方药品的追溯码信息已同步上传至医保系统,实现了患者处方信息与药品信息的精准匹配,同时也方便监管部门筛查药品异常使用情况,防止出现药品串换、药品倒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