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我国淋巴瘤已实现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治愈率大幅提升,国内常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子靶向药利妥昔单抗+CHOP化疗是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研究显示,临床治愈率最高可达70%。
导语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类型复杂的恶性肿瘤总称。在我国,淋巴瘤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已被列入10大高发及死亡率肿瘤行列。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以及新的治疗手段的不断涌现,淋巴瘤的治疗效果逐渐提高。
“医生,请帮我看看,这个报告是什么意思啊?”近日,50多岁的李阿姨来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病理科领取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但报告上的专业术语让阿姨完全摸不着头脑。病理科医生在仔细询问阿姨情况后,结合阿姨的临床病史,为她进行了详细的病理报告解读。
专家在于京举办的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专项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暨“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公众宣教活动中指出,目前中国淋巴瘤患者的5年整体生存率较一些发达国家仍有待提升,主要原因是淋巴瘤误诊率高,以及缺少对患者通过全程管理保证其接受标准化的治疗。
近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特别连线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淋巴瘤病区主任张利玲教授,就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和发病现状、如何提高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以及疫情大环境下的特殊时期,淋巴瘤患者如何坚持治疗等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科学解析。
值此之际,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频道、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淋巴瘤之家和罗氏制药中国联合主办的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专项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暨“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公众宣教活动在京举办。本次活动分为“循来路、看今朝、展未来”三大篇章,聚焦当下淋巴瘤患者的未尽之需,展望以全程管理造福患者的美好未来,旨在提升公众对淋巴瘤的疾病认知,推动社会各界对淋巴瘤患者的关爱,坚定患者治愈信心,助力 “健康中国2030”。
2020年CSCO淋巴瘤指南除了对淋巴瘤主要的8个亚型的诊疗指南进行更新以外,还新增了《淋巴瘤病理学诊断》、《18F-FDG PET-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和《淋巴瘤临床试验》章节。
2021年8月19日,在第4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健康职业精神,切实增强医师的职业自豪感、荣誉感、认可感、归属感,高博医学北京研究中心北京博仁医院特别举办了“医患共筑梦,博医践初心”的主题活动,向医务工作者送去节日的祝福和亲切的慰问,并对评选出的年度“优秀医生”进行荣誉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