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近视眼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地焦点。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出现近视眼的概率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学生、上班族来说,出现近视眼的可能性更大。现在近视眼还在不断向低龄化发展,原因就是经常玩手机、看电脑、看电视等。要想矫正视力除了戴眼镜之外,最简便有效的方式就是做近视手术。
很多近视小伙伴在做近视眼手术之前都会犯“选择恐惧症”,面对琳琅满目的手术方式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手术费用也是从几千到几万不等,价格相差这么多,心中难免会有一些顾虑,甚至简单认为最贵的一定就是最好的。真的是这样吗?全飞秒、半飞秒、ICL晶体植入……到底选哪个好?近视手术方式有哪些?
目前,近视矫正手术主要分为两大类——激光近视手术和ICL晶体植入术。尽管它们的手术原理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帮助近视患者矫正视力,摆脱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的束缚。这两类手术被简单称为"减法手术"和"加法手术"。
明白大家的心情,毕竟这是眼睛的手术,再谨慎也不为过。其实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任何手术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安全,近视手术也一样,无风险是不现实的,但你也许不知道,近视手术在中国开展的这几十年,安全系数已不断被证明了,技术层面也有了全方位的提升,比如:1准度的改良:和准分子激光相比,飞秒激光更快、精准度更高,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
7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暑期一到,各地眼科医院咨询和预约近视矫正的孩子明显增多。此前有消息报道,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视力视光中心宣称能“摘镜”“视力痊愈”等。
9年前近视1000多度,散光300多度的赖女士受够了厚重的框架眼镜,接受了双眼ICL手术,术后视觉效果一直不错。近2年赖女士发觉自己的视力逐渐下降,看近吃力,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已经得了白内障和老花眼。
随着高考落下帷幕,北京公立医院眼科及民营眼科医院迎来一波屈光手术高峰。《2022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显示,中国近视手术人群趋于年轻化,平均年龄为25.5岁,以20-24岁的学生占比最高,超四成,近视手术量高峰期集中在每年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