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一视频是有关机器人把脉的内容,机器把脉只要两分钟就能出结果,而且体验的人还说不仅快而且还很准。这台把脉有三根类似手指的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通过这三个传感器采集人体的脉搏信息,然后再通过大数据比对,就能得出对应的治疗方案。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2月16日讯(通讯员 周岚 全媒体记者 邓桂明)把头探入仪器,高清摄像头捕捉面部图像分析面色、舌象,电动脉带包裹手腕采集脉相……近日,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门诊一楼中医馆“上新”的人工智能设备——中医四诊仪吸引了不少患者和市民围观。
在第十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暨第五届北京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记者探访发现,老年人对具有中医问诊、运动康复和照顾护理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格外关注,并盼望新技术、新设备能尽快落地推广,切实提升养老生活质量。“这中医机器人测得真挺准的!我确实是阳虚体质。
体验机器人医生把脉问诊、近距离看机器人做骨科手术……医疗领域的“黑科技”一直备受关注,今年服贸会首钢园6号馆里的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聚焦智慧医疗与新质生产力、特色中医康养、老龄健康等内容,让观众一览健康卫生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新成就。
44岁的林女士,因患有耳石症,长期被失眠困扰。接受治疗后,她没有等来症状好转,随之而来的是头昏脑涨、烦躁不安、口腔溃疡等身体不适。在朋友的推荐下,林女士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下称“广医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寻求治疗。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将手放在脉枕上,机械“手指”轻轻扣住脉门,不一会儿,一份健康报告就生成了。如今,在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养生馆等场所,“AI中医”纷纷上岗。中医智能设备采集用户面相、舌象以及脉象信息后,通过AI智能识别生成体质分析报告。这些“AI老中医”把脉问诊准不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跟着“戏曲数字人”捏指转身,学唱一段《牡丹亭》;气温下降,转身又向“问诊机器人”要了一副对症头痛脑热的中药方子……9月24日下午,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实地体验了一把各高校的科研创新成果。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9日讯(记者李慧紫)熟知中医药健康知识,还能听懂武汉话的“AI李时珍”来了!10月19日上午,江汉区常青公园内热闹非凡,2024年武汉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这里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