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的同学可以在小侬后台回复关键字:花来了解你不认识的上海“花”哟也欢迎懂经的老法师们在阿拉留言里作答【小青菜综合编辑】来源:上海发布,《上海话大辞典》钱乃荣著,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浜瓜”还是“崩瓜”? 上海人老规矩,立秋当日吃最后一次西瓜,之后不再吃。如今白露也过了,再来谈西瓜,实在是有点不合时宜。就像全球气候变暖仍坚持立秋后不吃西瓜一样的不合时宜。 前两天,网上在传一个视频帖子,是我的电台同事“动感101”的朋友做的。
都说中文博大精深先不说我国天南地北的各种方言仅仅是阿拉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就足足有7种不同地方的方言开句玩笑两个身份证310开头的上海人面对面碰到说着自己的方言或许都互相听不懂因为上海话属于吴语太湖片通常称为“上海闲话”而上海话主要有7种方言浦西话、浦东话、青浦话松江话、嘉定话、崇明
一到春节和平常辰光不太见面的七大姑八大姨碰头你知道应该怎样称呼伐?“老婆的弟弟,应该叫伊啥?”“爸爸,那个给我发微信红包的阿姨该怎么叫啊?”赶在蛇年大聚会之前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上海人亲戚之间的称呼。让你在各路亲戚的聚会里得体、从容、热情!奥扫收藏,马上派上用场!
吾诚心诚意毕恭毕敬表示谢意,先感激教育吾咯人,因为伊拉开化吾咯蒙昧;再感激钟爱吾咯人,因为伊让我体会爱情咯宝贵;更感激伤害吾咯人,因为伊磨炼了吾咯心智;也感激绊倒吾咯人,因为伊强化了吾咯双腿;最感激欺骗吾咯人,因为伊增进了吾咯智慧。
F “发糯米嗲”及其他 正如张爱玲所说,上海人确实喜欢“兴兴轰轰”。 不但做人做得来“兴兴轰轰”,讲闲话也欢喜“兴兴轰轰”。 得了一个好字眼,不但立即学着说,还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发挥,发挥到别人无法再发挥的地步。竭尽“兴兴轰轰”之能事。
海话往大里说当然是吴语的一种。但上海话在吴语中是很特别的,特别之处有两点,一是杂,二是新。上海话是很杂的,周边地区的方言土语,松江话、苏 州话、宁波话、杭州话,上海话当中都有,可谓兼吴越而有之。比如“小鬼(读如居)头”就是宁波话,“勿来三”就是苏州话,“莫牢牢”则是杭州话。
有那么一些上海话,你会说,但是不会写,写出来,你又不认识了。这些话会从阿爸姆妈的嘴里蹦出来,但在小青年的词库里,已经很少用到了。不过,生活在魔都,总要会点“魔语”对吧?垃三 翻司 模子释义:垃三:lassie 原义为少女,情侣,后引申为生活不检点的女子。
“初二走亲戚,媳妇回娘家”。农历正月初二,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也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另据《横沔镇志》等方志记载,在上海地区有新娘选择在正月初三回娘家拜年。初二这天,嫁出去的女儿准备好礼品,偕同丈夫,带着儿女回娘家探亲。按照上海风俗,女儿回娘家,要给娘家带一定的礼物。
3、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吃侬肉,还侬壳;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拉车子,小三资,一拉拉到陆家嘴,拾着一包香瓜子,炒炒一锅子,吃吃一肚子,拆拆一裤子,到黄浦江边解裤子,拨拉红头阿三看见仔,拖到巡捕行里罚角子...
上海话,是海派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无论你是土生土长的“老上海”,还是“新上海人”,能够“飙出”一口上海话总是让人刮目相看的!前两天从上海走出去的央视主播潘涛因为一段“散装上海话”的朗读火了虽然很多发音还不标准但被无数网友称赞“勇气可嘉”!
猴年已至,今天要考考侬,能说出有几句跟猴子有关的上海话?上海话当中的“猴子”叫做“犭活狲”,大多用来形容好动不静的人,如小犭活狲、犭活狲精、犭活狲勿赅宝等等,都是从老一辈沿用下来的沪语名词及歇后语,快来看看侬还知道点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