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由著名苏剧演员王芳、张唐兵主演的戏曲电影《国鼎魂》将于年内上映,影片由苏州市苏剧团公司、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出品,改编自同名苏剧,由曾获金鸡奖“最佳戏曲片”的汪灏、蓝天导演执导。
9月12日晚,戏曲电影《国鼎魂》在杭州展开点映活动。该作品改编自同名苏剧,以苏州潘氏一族尤其是潘达于保护并捐赠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华夏子孙重礼崇文、守护文脉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曲为国护宝、九死不悔的“时代正气歌”。
翻飞翩跹的手指身段,一颦一簇的眉眼五官,近年来,戏曲逐渐与相对 " 年轻 " 的电影艺术结合,将经典的戏曲故事,通过镜头、银幕加以表达,国粹因此得以再度焕发魅力。在这股文艺风潮下,苏剧影片《国鼎魂》应运而生。
“国要像个国,方能配得鸿宝重器;家需是个家,才能守护无价珍宝。”9月27日,苏剧影片《国鼎魂》在苏州成功举办首映礼。首映现场,台下座无虚席,外表柔弱、内在坚韧的潘达于终身守鼎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看苏州专稿 文/钱果】《国鼎魂》宣传片护一双宝鼎,守一生使命。1月13日晚,在北京天桥下拿下中国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的苏剧《国鼎魂》震撼上演!演员昼夜筹备,只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观众热情高涨,演出剧场内,几近满座。
该剧根据苏州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演绎了苏州“贵潘”族人保护国宝大盂鼎、大克鼎的坎坷经历,剧中潘达于为护宝鼎,屡经磨难、频遭逼迫,坚守信诺,耗尽一生,以其柔弱之躯、坚守之志,自觉扛起了延续承继华夏文脉的重任。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文物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旷世宝鼎大盂鼎和大克鼎,这两件被多方觊觎的国之重器,成为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捐献人是苏州潘氏后人潘达于。两件国宝由“公之于众”,背后隐藏着一个家族近百年来,艰难守护国宝的故事。
近年来,戏曲改编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大银幕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苏剧电影《国鼎魂》到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再到近期热映的《新龙门客栈(舞台纪录电影·越剧)》(以下简称《新龙门客栈》),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与现代电影技术相融合。为何戏曲频频出现在大银幕上?
“刚嫁过来就守寡2年了,苦了你!但我走后,你不要改嫁,有重任相托!”1925年,苏州望族潘祖年临终前支走旁人,拉着20岁的孙媳妇的手说。孙媳妇含泪一口答应:“我一定做到!”他的孙媳妇叫丁素珍,18岁嫁给潘承镜。谁知仅3个月,丈夫就暴病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