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由多位网络达人演绎的汉服秀,在洛阳城明堂大殿内上演。从初唐至晚唐的各式汉服,到复原风妆造,国风汉服的盛宴也让网友高呼:“好像古人复活了,瞬间梦回盛唐!”这些模特们在走秀时穿的汉服,均由居住在洛阳的汉服设计师包意凡设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今年春节假期,洛阳市文旅市场持续火热,迎来新春“开门红”。2月17日,记者从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春节假期,洛阳市共接待游客1113.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280.54%和345.
随着“国潮”流行出圈,一项新的职业“汉服妆造师”日渐火爆起来,许多从业者表示“根本忙不过来”,有从业者介绍“月入可达8000元”。“根本忙不过来”来自陕西西安的“95后”康敏是一名汉服妆造师,几年前,汉服还没有那么火热的时候,她就经常穿着汉服出门,那时还只是“小众”爱好。
作者:冯海宁这个春节假期,大多数职业人群都开启了休假模式,但少数职业人群却异常忙碌非常吃香。据央视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穿汉服、逛古城”,与此同时各类文艺演出也日渐增多,使市场对化妆师的需求迅速增加,让化妆师这一职业群体在春节期间供不应求。
【编前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河南省近日提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助推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
人民网记者徐驰 王佩从零收入到日薪1000多元,李新敏只用了10天。本是全职宝妈,闲来无事参加了社区免费的“化妆”培训班,竟端上了“金饭碗”。“现在想来,社区‘早有预谋’。”李新敏说,“一天学8小时,不让带手机,严格得‘不正常’。
今年春节在洛阳,无论是在各大景区,还是在地铁和餐厅,到处都是身穿汉服的年轻人。难怪有网友感慨:“洛阳是不是不穿汉服不让进?”不得不说,汉服与洛阳的适配度几乎“满分”。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穿汉服游走在白马寺、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等景点,一点也不违和。
随着文旅消费从传统观光型向深度沉浸式转变,文旅产业从单一景区转向复合型消费场所,文旅跨界融合成为潮流,并随之诞生了不少新职业、新行业。洛阳就不断推出“跨界”融合新玩法,形成了文旅文创新矩阵。【拍照现场】 两手拉着纱,脚尖往前点,眨眼了,看这儿。
【老商圈 新消费】光明日报记者 陈煜 王胜昔 丁艳提起老商圈,不同阅历的洛阳人各怀情愫:“十几年前我上大学时,总跟室友去十字街吃夜市”“20世纪80年代那会儿,一说出去玩,默认上老集”“一九三几年,我大哥带我上城隍庙玩,爬城墙、吃舍饭,去南大街买干果碎货,还吃过‘真不同’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