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其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及地方部队 。1945 年 10 月,晋冀鲁豫军区组建了第一纵队,由冀鲁豫军区第一、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军分区部队合编而成,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 ,统辖第一、二、三旅,直属新基干第六团及直属分队,总兵力约 2 万余人。
中原野战军也就是二野的前身,在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出整编全国军队的任务,将全军各部队按地名划分为四大野战军,即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下辖共有7个纵队,7位纵队的司令员可都是非常厉害的将领,革命年代都是战功赫赫。
中原解放军共7个纵队,哪个纵队的战斗力最强呢?第二、从武器装备上对比:同样因千里跃进大别山,中野的重武器几乎全部丢弃在黄泛区,仅陈赓的4纵较好,有6门榴弹炮、17门山炮,其他6个纵队武器装备都比较差,仅有几门大炮,半斤八两,这也是为什么围攻黄维兵团时,久攻不下的原因,没有重武器攻坚,很难吃掉像黄维兵这种全美械装备的兵团。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八路军129师为主力发展而来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1948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下辖7个纵队,1949年初又改成为第二野战军,那么当初的7个纵队司令员在改编为二野后又都担任何职呢?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又发动了内战,我军逐渐形成了五大野战军,其中刘邓领导的部队逐渐发展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年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当时下辖7个纵队,这7个纵队的政委都由我军的名将担任,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7个纵队的政委。
1948年2月24日是那一年的元宵节,当天深夜,邓小平率领坚持在大别山的“前指”到达安徽阜阳的韦寨镇,与之前跳到外线指挥作战的刘伯承“后指”胜利会师,这也标志着“刘邓大军”奉命正式转出大别山,开始参与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