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甲子传言为黄帝史官大挠所作,在理解天干地支之前,我们要明确的概念是,无论阴阳、五行、八卦还是干支,都是先祖们观天地之象,尤其是天文星象所得,所以他们都带有“天气”“运”“阴阳旺衰”等的天然本性。
我国古人喜欢观察自然天象,又善于思考,他们始终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孕育的、发展的和变化的,而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构成物质世界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这五种最基本物质之间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这个物质世界。
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基础问题,也是一个从来没人讲清楚过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的,我们的传统历法是六十甲子历,是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固定顺序依次配合,组成六十甲子历。
我们每个人在出生时,就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生辰八字,这八个字,就是出生当时年的天干与地支,月份的天干与地支,日期天干与地支的,时辰的天干与地支,这四个天干与地支组合在一起,就是八个字,它也是要跟随你一生的能量组合。
洞见万物至理 窥测圣人妙意关于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的来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代的易学大师也是陈陈相因,莫明究竟。其实,天干、地支与河图、洛书有不同的来源。前者是仰观天象的结果,后者是俯察日影的结果。
历法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演化而成,具有计量时间、判断气候、预示季节等作用,依据历岁、历年、历月,可分为星辰历、阳历(太阳历)、阴历(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四种。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以北斗七星旋转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星辰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