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少壮派,以张学良的副官兼秘书苗剑秋、卫队营营长孙铭九及政治处少将处长应德田“三剑客”,为核心的36名东北军少壮派,对此坚决反对,他们大都是张学良一手提拔栽培的营、团长,对张学良感情很铁,主张当务之急,就是救张学良出险。
其实事实是相反的,在张学良被扣押后,东北军的高层一片主和放弃张学良的主导声音下,忠于张学良的少壮派将领发动了“二二事变”,想通过击杀主和派将领,唤起东北军救回张学良的决心,但是事实却相反,这起事变直接导致了东北军的加快解体,历史的评价就不说了。
1955年,我国开始实行军衔制度,即统一全军的规范化,这也是为了我军迈向现代化的一个制度,可是在军衔制度实现了十年以后,却遭到取消,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毛主席怕这个军衔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攀比制度,毕竟毛主席说过:“进了城不要学李自成”,之后就是著名的十年动乱,等邓公出来拨乱反正以后,又感觉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必须要有军衔制度,基于此,这个制度又被提上日程,等到了1988年的时候,全军正式恢复军衔制度。
国民革命军第59军180师,是1937年9月7日由第29军38师113旅和独立第39旅在河北青县合编而成的,归属第59军,首任师长刘振三,为西北军中的少壮派人物,在平津战事中表现不俗,是抗战中正面开战、大打出手的第一人。
虽然许多人常常将国军和“腐朽无能”这种字眼划上等号,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国军内部也有着一批能征惯战、才略非凡的将领,而白崇禧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作为新桂系的灵魂人物之一,白崇禧和李宗仁可谓是“黄金搭档”的二人组,无论是在北伐还是抗日战争当中都曾打过不少知名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