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潍坊市一大学学生因换了双卡双待手机,没有正确设置流量卡,导致流量超了34G,欠费8700多,再加上违约金,总欠费已经超过1万。欠费过万我去年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然没有欠那么多。我当时是超了100多,月底查话费时才发现,立马就打10086。
深夜刷短视频,一觉醒来手机欠费过万——近日,河南郑州一位女子因流量超额使用34G,被扣费1.1万元的新闻冲上热搜。这并非个例,社交平台上“天价流量费”的投诉层出不穷。在全民短视频时代,流量为何成了“隐形杀手”?我们该如何避免“流量刺客”的突袭?
现在不管大家用的移动,电信,联通,大家肯定都会使用到其中的流量,然而大多数用户的流量都是够用的,很少出现流量用超的情况。但是,生活中对于智能手机使用不熟悉的爷爷奶奶可能就会因为操作失误,导致流量用超,最后使用了高额的付费流量,最终可能话费扣光,可能还欠费很多。
某女子(下文化名小A)换了双卡手机后设置错误,导致用了34G流量,费用高达8700多元,加上违约金过万。她投诉后,联通提出减免部分费用,但小陶不同意,希望直接消除欠费。联通方面称通常会有短信提醒,但小陶没收到,原因不明。她已向工信部门投诉,目前还在处理中。
近日,山东潍坊一名大二女生小陶因误操作手机,导致流量使用超标,欠费金额高达万元。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了解,小陶在更换双卡双待新手机时,可能因设置不当,导致原本无流量的手机卡产生了大量流量使用。短短几天内,该卡的流量使用已超过34G,资费高达8700多元。
大二女生小陶在短短几天内,因操作失误将手机流量使用超出了套餐额度,最终产生了高达超过万元的欠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置问题,她意外将流量过度消耗,导致流量超出了套餐额度34G,产生了超过8700元的费用。
6月1日,她新买了一部手机,下午4时许,她在尚德路一家代办点办理了一张移动卡,要求流量多,就预存100元办了一个58元的套餐,包括110G的流量和50分钟的通话,每月优惠20元,实际费用是38元,即刻生效,下午5时04分,她的手机上也收到了套餐办理成功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