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北宋市井姻缘喜剧《五福临门》日前开播,该剧将非遗传统融入烟火生活,在主人公衣食住行间点染宋韵宋彩,勾勒了一幅颇具韵味的宋代生活“有声长卷”。《五福临门》播出。
【来源:苏州吴江发布】非遗贺新春 古城过大年乘高铁、游盛泽、过暖冬从大年初二到初五非遗市集即将亮相高铁盛泽站还有各种春节惊喜活动在盛泽一起抢先看高铁站外红梨湖畔同样惊喜连连玩转新春游戏、体验年味手作大年初五一起喜迎财神、奔“富”新年不仅如此春节里的盛泽每天都欢乐多多··“苏州吴江
由欢娱影视出品、芒果TV联合出品的北宋市井姻缘喜剧《五福临门》正在湖南卫视、芒果TV热播。全剧将非遗传统融入烟火生活,在衣食住行间点染宋韵宋彩,并传递出对家文化等现实议题的细致洞察与深切关照。该剧多榜单表现优异,强势跻身今年春节档头部阵营。
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去热爱,绽芳华”,乙巳蛇年已至,春节长假如何“松弦”?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了解到,集结年节晚会、贺岁大剧、热门综艺、增量体验与福利联动等五大福气板块已经“五福临门”。
曲阳雕刻大师安荣杰雕造的汉白玉仙女。 曲阳县委宣传部供图融合创造,古老石刻多元新生“看,这个行李箱里,装的是我准备参展的作品。”10月16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英坡边收拾行李,边跟记者介绍他的行程——参加即将开幕的202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
代表鹏城风华、华夏风采、世界风情的“非遗”展演方阵在深圳节日大道上依次行进——据不完全统计,近10万人次市民有序聚集在道路两侧观赏,约500万人次通过央视频、第一现场、壹深圳等直播平台,共同品尝深圳这一年度文化盛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12月1日,烟台市开展“非遗里的新风尚”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暨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展演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围绕移风易俗主题进行创作,倡导文明新风。福山大面。
年画、剪纸、门笺……农历龙年春节将近,非遗中的年味“气氛组”上新了。1月15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几位非遗传承人。他们用巧思和熟稔的技艺,指尖生花,“画龙点睛”。五福临门、吉祥如意、福寿双全、财源滚滚……尺幅之间,美好祝福全都藏在细节里。
来源:【中山日报】9月16日上午,中山市三角镇文化广场热闹非凡,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三角)非遗文化嘉年华——“非遗传承迎中秋,麒麟欢舞献吉祥”麒麟舞巡游展演活动在此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5支麒麟舞队伍,淋漓尽致展现传承百年的麒麟舞非遗文化。
来源:环球网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中国即将迎来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中国的春节变成世界的“非遗”,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邓洁被各式各样、极具魅力的中国春节习俗深深吸引。
这个春节,几乎是与非遗元素“撞满怀”。大小荧屏不知不觉中紧跟潮流,成为非遗展示和传承的硬核载体。非遗元素充盈,年味也来了央视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时隔7年后归来,第一集《绝活》聚焦泰州姜堰大炉烧饼的制作过程。
近日,高平市泥塑艺人史月明又亮出“绝活”,捏出了蛇盘兔、“柿柿”如意迎新年、五福临门等寓意吉祥的泥塑作品,为新年的到来增添了浓浓年味。来到史月明老师家中,一组组蛇年泥塑作品萌趣可爱,引人注目。蛇抱如意、蛇绕福、蛇拜年等泥塑作品造型灵动、栩栩如生,传递着美好的新年祝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1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今晚,《到湾区过大年——2025蛇年粤港澳大湾区春节晚会》(以下简称“蛇年湾区春晚”)在广东卫视及全网播出。蛇年湾区春晚在创制过程中提炼湾区民众关于“年味”的鲜活记忆,重点展现粤港澳三地对于年俗的在地传承。
群星合唱《我携山海等你来》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湾区春晚抓住了流量密码”“用中国功夫打开英歌舞”“广东人的电子榨菜上线了”“大湾区人的专属春晚”……在观众一片热评声中,1月27日晚,《到湾区过大年——2025蛇年粤港澳大湾区春节晚会》在广东卫视首播。
今年的春晚小伙伴们都看了吗?这场春晚(Spring Festival Gala)被称为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当中满满的中式美学,让观众们直呼“太惊艳”!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蛇年春晚中的非遗文化细节洗洗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