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瞩目中,马斯克携手xAI团队带来了全球首个在20万块GPU上训练的AI大模型——Grok-3。这一创举不仅标志着AI技术的新里程碑,也迅速在多个排行榜上崭露头角,力压o3-mini(high)和DeepSeek-R1等强劲对手。
今年上半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被认为是悬在空中的概念,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很远。“AI泡沫”也一度成为业界流行的词汇。今年下半年以来,AI从争议中走向应用,随着多个爆款应用的出现,AI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AI玩具领域,作为消费应用的AI,受到市场的追捧。
·ImageBind是第一个将六种类型的数据结合到一个单一的嵌入空间的模型。该模型包括的六种数据是:视觉(图像和视频形式)、热力(红外图像)、文本、音频、深度信息和运动读数。·其他可以被添加到未来模型中的感官输入流包括“触摸、讲话、气味和大脑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信号”。
大模型时代,开源与闭源模型不断涌现,大模型为AI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开源大模型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也为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 OpenAI o1 正式版。
从2023年2月20日“国内第一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发布,到4月21日该模型正式开源,两个月间,多家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以加速度扎堆冲入被ChatGPT轰炸出来的AI大模型赛道。在梳理这些大模型所试图呈现的特点之后,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趋势?·如何判断各家大模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