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当下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AI对话、数字人直播、AI短视频制作等各种应用层出不穷,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为深入贯彻国家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及人才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4月11日,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正式获批成立,揭牌仪式在电子科技大学顺利举行。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出席仪式。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葛仁鑫)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种子教师专题培训”,首期从成都23个区(市)县教育系统和市直属(直管)学校遴选了70名“AI种子教师”,进行持续5周的培训。
9月4日,四川成都,一位老师为学生介绍《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内容。西南交通大学组建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团队,在2024年秋季学期开设了首门AI课程《人工智能通识》,让学生可以探索人工智能与多个学科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和跨界能力。
【来源:成都日报】原标题:我市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种子教师”培训计划记者昨日获悉,成都市教育局于近期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种子教师专题培训”,以种子教师的深度应用和实践辐射为牵引,不断带动一大批教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新方式、新举措、新实践。
2024年9月,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以“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双融合为指导,正式向全校学生,分层分专业推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该课程不仅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还注重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旨在打造适应未来工作场景的高素质数字人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提高学生数字素养,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成都锦城学院率先开设校企共建、面向全校学生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与百度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启“数字教育”全员全速直通车,实
【来源: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AI时代,中小学如何做好人工智能教育?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种子教师专题培训”,以种子教师的深度应用和实践辐射为牵引,不断带动一大批教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新方式、新举措、新实践。
4月11日,作为全省1号创新工程的具体实践,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在各方的共同关注下揭牌成立。作为经济大省、科教大省,四川拥有一大批大院大所和国家超算中心、智算中心,集聚了上千家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企业,27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4月11日,作为全省1号创新工程的具体实践,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区别于传统学院,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要求在创新政校企院共建模式上走在前,统筹人工智能领域大院大所、名企名校资源,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和科技创新联合体。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一把椅子、一张带隔断的座位、一台学习用电脑或平板,加上一群正在做题的孩子。这是成都某AI自习室的景象,除了在一旁坐着的督学师们,和自助自习室或学生托管班差别不大。但也正是这类AI自习室+督学师的新模式,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涌入10余个品牌。
11月28日,“蓉谷工坊·职教出海归海(成都东软)基地”揭牌暨课题开题仪式在成都东软学院隆重举行。成都东软学院校长张应辉、USJ创校校长王云、圣何塞大学相关负责人及学校各部门领导共同出席仪式,仪式由学校副校长张兵主持。活动伊始,张应辉为此次仪式致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