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当作业遇到AI,如何让人工智能成为学习“助手”而不是“枪手”?近一段时间,有关AI也就是人工智能的话题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领域都在尝试以“AI+”或“+AI”的方式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借助人工智能的强大能力来高效实现自身目标。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临近期末,大学生们正忙着完成各种论文、报告等结课作业。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学生“雇”来AI(人工智能)帮手,一份近万字的论文不到一周就能完成,有些网店还做起了“AI代写作业”的生意。
寒假接近尾声,不少中小学生正抓紧时间“赶作业”。近日,有家长发现,孩子竟然用AI软件帮忙写作业。孩子们不仅找AI帮忙“写作文”,还会把数学题交给AI。家长担忧,长此以往,孩子会丧失自主思考能力,越来越依赖AI。
复旦大学近期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列出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包括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文本、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等,引发关注。
眼下,中小学生正热火朝天赶着寒假作业,但一场由AI引发的教育焦虑正在悄然蔓延。媒体报道,有家长发现,孩子在偷偷用AI工具完成寒假作业。有家长表示,“前几天我查看儿子的作文本时,发现里面有两篇作文不像是我儿子能写出来的,就问他怎么回事,他承认是DeepSeek写的,他照抄了下来。
开学前一天,浙江宁波的初中教师姜春杰告诉学生,若寒假作业还没完成,不用再补写。姜老师说:“我最担心的是,他们会用搜题软件和AI软件去获取答案。”不少老师表示,AI时代,如何判定学生作业的质量也成为新课题。“作文一串一串排比句,那就是典型的AI生成语言。
这几天,沪上一些中小学老师收到学生寒假作业,其中,有些学生直接用AI生成。除了一些结合AI生成的绘画作业外,有的学生还用AI写历史材料分析论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生涯发展规划等。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AI会成为学生作业“枪手”吗?如何避免学生面对AI直接“躺平”,养成思维惰性?
这段时间,有关AI(人工智能)的话题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领域都在尝试以“AI+”或“+AI”的方式更高效地实现目标。近日,全国多地的中小学正式开学,进入新学期。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已有不少学生尝试借助AI辅助完成作业。
新华社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爆火之时,“人工智能(AI)+”也愈发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出现了:新学期伊始,不少老师发现,学生提交的寒假作业“AI味”浓厚,有些孩子甚至扎堆交流“如何用DeepSeek写作业”的秘笈。
开学第一周,与以往新学期不同的是,很多学生都多了一个新学习搭子——DeepSeek。有老师发现学生的作业AI含量偏高,“寒假我们班同学写了10篇作文,很多孩子写家乡的变化、科技改变生活,然后下面一串一串排比句,就是典型的AI生成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