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曾只存于科幻的技术,如今正因马斯克的Neuralink引爆热议。中国赛道同样突飞猛进:脑虎科技联合华山医院,凭借自主研发的256导柔性脑机接口,让患者成功发出了世界上首段意念完成的新年祝福,被誉为里程碑突破。中国能否后来居上?科幻将来有多少能变成现实?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进入2025年不到两周,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相继发布脑机接口行动方案。1月8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公布《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新年伊始,脑机接口领域传来了重磅消息。“2025新年快乐”。在上海华山医院,一位脑神经患者脑海中的语言,被电脑成功解码并发出指令,机械手还做出比心的动作,送出了世界上第一段由意念完成的新年祝福。
来源:经济日报实验员在天津大学脑控系统研发与集成应用实验室内给学生授课。 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近期,脑机接口产业受到广泛关注。多地围绕脑机接口发布政策举措,投融资案例不断增长,脑机接口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过,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待解。
今天,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脑机接口学术机构BCI协会合作举办的“国际脑机接口大会2024”,吸引了全球400多名神经科学、人工智能、数据、新材料、集成电路等相关领域科学家、临床医生及产业界人士。
这些年来,脑机接口备受大家关注。本期《新闻1+1》我们来关注:脑机接口现在的进展已经到什么地步了?什么人会因为它而受益?另外,脑机接口将有可能把人类引向何方?上个月底,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一位43岁的语言区占位肿瘤女患者接受了“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2025年伊始,国内脑机接口人体临床研究又取得一项突破性进展。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内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脑虎科技方面获悉,该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合作,在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基于全自主研发的256导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成功实现“脑控”智能设备和“意念对话”。
如果在当前科研项目中评选“最科幻技术”,脑机接口必然榜上有名。许多人对它的理解,还是从科幻电影里开始的。一根数据线将我们的大脑与网络相连,“意识”就可以操控外部设备实现“所想即所动”。不久前,这科幻的一幕真的成为现实。
经济参考报记者 杜康用意念控物,已迈出从科幻走向现实的坚实一步。近日,在国际脑机接口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透露,上海首例脑机接口产品临床试验植入手术的患者目前恢复过程顺利,已经可以通过气囊手套辅助,自己用杯子喝水。
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用意念控制物体使之移动的桥段,坊友们敢想象吗?这样魔法的一幕竟走进现实,而且就在我们身边。我国脑机接口技术领域传来喜讯!由上海科研团队全自主研发的256导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近期在华山医院先后开展了高精度实时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临床试验研究,均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