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人拿着某一张类似的“各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估算概率图”在后台私信我:老师,这上边的数据是不是真实的呀?为什么各种行为传播艾滋病的风险看上去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因此感染了艾滋病呢?
文|墨山看客编辑|墨山看客根据2023年的资料统计,15-24岁的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数量已经达到了3010例。最近四年以来,感染病例甚至都达到了12397例。原本应该是美好的大学生活,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青年学生感染了艾滋病。
参考资料:[1] Patel, P., Borkowf, C. B., Brooks, J. T., Lasry, A., Lansky, A., & Mermin, J. (2014). Estimating per-act HIV transmission risk.
经常有人问:“我发生了一次高危性行为,会不会感染性病,会不会感染艾滋,感染的概率有多大?”如果对方有性病,两个人在发生性行为时没有做保护措施,且过程中发生了体液交换,那么被感染的几率是很大的,至于具体是多少的概率,很难用数值去表示,反正只要中招了那就是100%;
什么是高危性行为?在医学上,高危性行为是指你和一个或多个无保护的人发生的性行为,并且你不确定他们是否患有性病。在这种情况下,你和他们之间的体液交换可能会导致性病的传播。因此,高危性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传播感染,造成这个结果的罪魁祸首就是不安全性行为。
艾滋病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近年来,报告青少年HIV感染者人数占比增加,90%以上的青少年HIV感染是由于高危性行为。2022年我国新报告15-24岁青少年HIV感染者1.07万例,其中,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占82.5%,异性性行为传播占15.6%。省流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