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故乡吉安青原区文陂镇渼陂村,流传着“一门皆豪杰,梁氏三将軍”美誉,至今,渼陂村将军纪念馆还陈列着“梁氏三将军”的事迹,他们分别是四野38军首任政委、我军杰出政工将领、开国中将梁必业将军,在抗美援朝时打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军”名号的38军掌舵人、开国中将梁兴初将军,和原志愿军1军政委、原兰州军区副政委、开国少将梁仁芥将军。
揭晓与百名上将的兵法情怀之十九 · 梁必业。1998年4月,原中央军委列席常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军事科学院政委、开国中将梁必业在北京西城寓所会见揭晓,首长用揭晓自带的笔墨在百将印谱上签名,并让秘书拍照,与揭晓合影留念。
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定格了三位共和国将军并肩而立的瞬间,他们目光坚毅,胸前缀满荣耀的勋章,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鲜为人知的是,这三位戎马一生的将领,竟来自同一个宗族,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二、东北战场的第一个春天山东1师一进入东北,就直接受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指挥。1师在海州休整时,总部驻在阜新。一天,林彪召见梁兴初同志和我,谈了有关作战指导方面的两个问题:一是不打主观主义的仗;二是运用“一点两面”、“三三制”的战术。
“渼陂”读音同“美杯”,“渼”意为“波光粼粼的水”,“陂”则是指堤岸。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的渼陂村,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山环水抱,恰如其名。游客在渼陂古村游览。(受访单位供图)初见渼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口牌坊上的四个题字“文献名宗”。